【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逆流装置及负压吸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逆流装置及负压吸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用到负压吸引装置,如:负压吸痰、负压治疗伤口、洗胃等,一套完整的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接头、引流管和引流瓶。引流瓶放在床底下,常常不在视线范围之内,难以觉察到引流瓶的使用情况。为了保护负压吸引装置不进入反流的引流液,临床上规定了引流瓶到1/2至2/3满时就要及时更换,并且在引流瓶的瓶盖上设置了进水端和出水端以防止引流液逆流到负压吸引装置。然而当护理工作量大或患者使用引流装置的频次较高时,引流瓶往往得不到及时更换,容易造成引流瓶容积超过2/3而反流至负压吸引装置,因而需要设计一种防反流的结构以防止引流液进入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逆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流液可能逆流到负压吸引装置而对负压吸引装置造成损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第一方面,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流管和引出部;所述止流管设置为U形管道结构,一端设置为进水口,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所述引出部设置于所述止流管的下部并且与所述止流管连通;所述引出部内设置有止挡球;所述止挡球配置为能够在正常状态下置于所述引出部内,以及,当液体流入所述引出部时由于浮力的作用浮起并在所述负压装置的吸引作用下向所述负压装置方向运动至卡止于所述止流管的内壁以封堵所述止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所述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分管的自由端用于连接出水引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管设置有缩径段,所述缩径段的管径小于所述止挡球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管的靠近所述第一分管的位置的管径小于所述止挡球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逆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倩,蓝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