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涉及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引流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设备,而现有的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无法准确控制引流量,病人或家属一不留神就会导致引流量过多,引起一系列副反应,加重病人病情,并且引流袋应用过程中,如果引流袋位置过高,超过穿刺点会导致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另外,现有引流管接头功能单一,不能适用所有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体,所述引流袋体底端中部设置有排液头,所述引流袋体左侧设置有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外部上端设置有移动滑套,所述移动滑套右侧设置有对接条,所述对接条位于引流袋体后侧,所述对接条前侧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左侧通过弹性片与对接条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袋体上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在靠近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体(2)底端中部设置有排液头(3),所述引流袋体(2)左侧设置有调节滑杆(1),所述调节滑杆(1)外部上端设置有移动滑套(13),所述移动滑套(13)右侧设置有对接条(22),所述对接条(22)位于引流袋体(2)后侧,所述对接条(22)前侧设置有卡条(4),所述卡条(4)左侧通过弹性片与对接条(22)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袋体(2)上端设置有引流管(23),所述引流管(23)在靠近引流袋体(2)的一端设置有防逆流管头(10),所述防逆流管头(10)内腔中部设置有防逆流堵球(11),所述防逆流管头(10)四周中下端设置有若干支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体(2)外部右侧标识有若干刻度数且刻度数从上往下逐渐变大,所述卡条(4)横截面呈凹型结构,所述对接条(22)前侧中部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限位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条(22)右侧设置有卡环头(5),所述卡环头(5)俯视呈Z型结构,所述卡条(4)右侧设置有卡块(20),所述卡环头(5)中部开设有卡口(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堵球(11)采用浮性材质制成,所述支块(1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防逆流堵球(11)直径大于支块(12)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引流量防逆流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3)在远离引流袋体(2)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娥,方祝英,赵红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