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祥专利>正文

节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8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电开关",是控制电机,特别是控制纺机上电机停或转的电源开关.在该开关的芯棒上间隔套了绝缘套和金属套,并以压在其上的滚轮作电连接.当芯棒沿轴向来回移动时,通过滚轮可直接控制电机三相电源的通断,该开关还装有保证可靠断电的按钮.使用该开关不必配置继电器,其节电明显,安全可靠,动作灵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织百米绸节电1.34度,以十万台1.1千瓦电机计算,年均节电可达一亿度.本开关还可用于磨床,冲床,打稻机等.(*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控制驱动电机,特别适用于控制纺机上电机转或停的电源开关。目前控制纺机开动或停机的一种方法是,当需要停机时,把原先用皮带传动的纺机主轴与电机轴脱开,此时,虽然纺机不开,梭子不走,但电机还在空载运行,继续消耗电能。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行程开关和继电器控制电机转或停来实现的,该行程开关主要由壳体,内座,工作弹簧,芯棒及其顶头组成,内座被固定在壳体内,其二个壁面有通孔供芯棒穿越,芯棒是用绝缘材料车成的具有台阶的圆柱体,其一端作为顶头伸出壳体,其余部分在壳体内并穿越内座,位于壳体内而在内座外的一段芯棒上置有工作弹簧,该工作弹簧的一端抵住芯棒的台阶面,另一端与内座壁接触,根据顶头的受力情况,通过弹簧能使芯棒沿轴向来回移动,在位于内座内的芯棒的径向位置装有金属触头,该触头与继电器的吸力线圈电连接,在内座二侧壁上装有白金触点,该触点接220伏电源。当纺机正常工作时,行程开关芯棒上的触头与内座侧壁上的触点接触,此时,继电器的吸力线圈接通电源并通过继电器上的常开触点将电机接通电网。当纺机停开时,将纺机的开关柄处于关的位置,用该开关柄把行程开关的顶头顶向壳体,迫使芯棒沿轴向移动,使其触头与内座侧壁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电开关,含有壳体〔1〕,二个壁面有孔的内座〔2〕,顶头〔3〕,芯棒〔4〕和工作弹簧〔8〕,其内座固定在壳体内,而芯棒穿越内座,并有一段在内座外,上面套有工作弹簧〔8〕,与芯棒处于同一轴线〔n〕的顶头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在壳体内并与芯棒接触,相互间通过工作弹簧传递力,根据顶头受力情况,芯棒能沿轴向来回移动,其特征是在所说的芯棒上紧挨着间隔套了具有同样外径尺寸的绝缘套〔6〕和导电的金属套〔7〕,内座〔2〕被二个具有能穿过芯棒的通孔的间壁〔9〕分隔,形成三个灭弧室〔2A,2B,2C),每一灭弧室内分别容纳了绝缘套和一个金属套各组成一相,在灭弧室内,位于芯棒的两侧至少对称地装有一对具有压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电开关,含有壳体[1],二个壁面有孔的内座[2],顶头[3],芯棒[4]和工作弹簧[8],其内座固定在壳体内,而芯棒穿越内座,并有一段在内座外,上面套有工作弹簧[8],与芯棒处于同一轴线[n]的顶头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在壳体内并与芯棒接触,相互间通过工作弹簧传递力,根据顶头受力情况,芯棒能沿轴向来回移动,其特征是在所说的芯棒上紧挨着间隔套了具有同样外径尺寸的绝缘套[6]和导电的金属套[7],内座[2]被二个具有能穿过芯棒的通孔的间壁[9]分隔,形成三个灭弧室[2A,2B,2C),每一灭弧室内分别容纳了绝缘套和一个金属套各组成一相,在灭弧室内,位于芯棒的两侧至少对称地装有一对具有压紧装置的金属滚轮[10]紧压在芯棒上,其芯棒一侧的金属滚轮接电源,另一侧金属滚轮接电机,当芯棒沿轴向来回移动时,芯棒两侧的滚轮或紧压住芯棒上导电的金属套或紧压住断电的绝缘套,以使电机通电运转或断电停转;在壳体上装有保险按钮,该保险按钮的芯轴[17]与顶头轴线[n]垂直,用以当顶头受力被顶入壳体时,卡住顶头,不使顶头滑出壳体。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节电开关,其特征是所说的绝缘套为瓷套,金属套为铜套。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节电开关,其特征是顶头〔3〕的内部有空腔,其外表呈阶梯状,在空腔内置有保护弹簧〔5〕,该保护弹簧的一端与内腔底部接触,另一端套在芯棒〔4〕的端头〔4A〕上。4.按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