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2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属于餐饮废水处理设备领域。该设备包括:收纳筒、内筒和吸油器,收纳筒的一侧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侧与排水管连通,内筒设置在收纳筒内,一端与收纳筒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吸油器收容在内筒与收纳筒的腔体连通的一端内,进水管将废水排放至收纳筒内,当废水在收纳筒内达到预定高度时进入到内筒内,吸油器在内筒内吸收废水内的油脂,内筒将吸收油脂后的废水从排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油器吸除内筒内废水中的油脂,能够在废水进入排水管前将油脂吸除,避免油脂随废水进入排水管,整个过程不借助额外动力,采用自然流自然分离,节能环保对设施要求低。要求低。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脂分离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餐饮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油脂分离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商场厨房和制作饮食的区域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废油及动物油脂,而含有废油及动物油脂的餐饮废水的不易降解且附着能力强,存在堵塞管道,并在管道内形成污染物和异味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排污管道内分离油脂的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提供油脂分离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包括:收纳筒,一侧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侧与排水管连通。
[0005]内筒,设置在收纳筒内,一端与收纳筒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
[0006]吸油器,收容在内筒与收纳筒的腔体连通的一端内。
[0007]所述进水管将废水排放至收纳筒内,当废水在收纳筒内达到预定高度时进入到内筒内,所述吸油器在内筒内吸收废水内的油脂,所述内筒将吸收油脂后的废水从排水管排出。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油器包括:底部浮球。
[0009]连接杆,与底部浮球的一端连接。
[0010]顶部浮球,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浮球是镂空结构。
[0012]在所述顶部浮球内收容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与收纳筒连通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挡止部。
[0014]所述挡止部的直径小于底部浮球的直径预定尺寸。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浮球是与挡止部密封连接的配重结构。
[0016]所述吸油器的预定部分在悬浮在污水的水液上方。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浮球包括:吸油部,镂空结构并与连接杆连接,在吸油部内填充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
[0018]配重部,与吸油部可拆卸连接,当污水的水位降低至预定位置以下时,所述配重部与挡止部密封配合。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重量的底部浮球。
[0020]所述底部浮球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当污水的水位降低至预定位置以下时,所述底部浮球与挡止部密封配合,通过底部浮球与挡止部的密封配合,能够在污水的水位降低至预定位置以下时,对内筒进行密封,通过底部浮球的配重设计,能够利用油脂密度低于水液密度保证仅使水液进入排水管,将油脂留在内筒内,给工作人员留出更换吸油器的时间,整个油水分离过程不借助额外动力,采用自然流自然分离,节能环保对设施要求低,并且利
用双浮球,底部浮球配重,配重介于油与水密度之间,根据不同场景配重不同,分离排放的油脂沉淀效率不同。
[002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筒是镂空结构,所述内筒侧壁内填充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通过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材料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油脂。
[002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筒是HDPE材质,通过采用HDPE材质的收纳筒,能够防老化冲撞耐压。
[0023]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油脂分离处理设备,该设备通过吸油器吸除内筒内废水中的油脂,能够在废水进入排水管前将油脂吸除,避免油脂随废水进入排水管,解决了油脂堵塞排水管,并在管道内形成污染物和异味的问题,整个过程不借助额外动力,采用自然流自然分离,节能环保对设施要求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吸油器示意图。
[0027]图1至图3所示附图标记为:收纳筒1、内筒2、吸油器3、进水管11、排水管12、挡止部21、顶部浮球31、连接杆32、底部浮球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9]本技术是通过在排污管道内分离油脂实现用于餐饮废水处理,避免废油及动物油脂堵塞管道,并在管道内形成污染物和异味的油脂处理设备。
[0030]该设备包括收纳筒1、内筒2和吸油器3。
[0031]收纳筒1的一侧与进水管11连通,另一侧与排水管12连通,其中收纳筒1是HDPE材质,通过采用HDPE材质的收纳筒1,能够防老化冲撞耐压。
[0032]内筒2设置在收纳筒1内,一端与收纳筒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12连通。
[0033]吸油器3收容在内筒2与收纳筒1的腔体连通的一端内。
[0034]在本实施例中,吸油器3包括:顶部浮球31、连接杆32和底部浮球33。
[0035]连接杆32与底部浮球33的一端连接。
[0036]顶部浮球31与连接杆32的另一端连接。
[0037]在本实施例中,顶部浮球31是镂空结构。
[0038]在顶部浮球31内收容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
[0039]在本实施例中,内筒2也是镂空结构,内筒2侧壁内填充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
[0040]通过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材料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油脂。
[0041]工作原理:进水管11将废水排放至收纳筒1内,当废水在收纳筒1内达到预定高度
时进入到内筒2内,吸油器3在内筒2内吸收废水内的油脂,内筒2将吸收油脂后的废水从排水管12排出,通过吸油器3吸除内筒2内废水中的油脂,能够在废水进入排水管12前将油脂吸除,避免油脂随废水进入排水管12,整个过程不借助额外动力,采用自然流自然分离,节能环保对设施要求低。
[004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吸油器3达到吸油上限时,又会出现废水夹杂着油脂进入排水管12,造成排水管12堵塞,并在管道内形成污染物和异味的问题。
[004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内筒2与收纳筒1连通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挡止部21。
[0044]挡止部21的直径小于底部浮球33的直径预定尺寸。
[0045]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浮球33是与挡止部21密封连接的配重结构。
[0046]吸油器3的预定部分在悬浮在污水的水液上方。
[0047]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浮球33包括:吸油部和配重部。
[0048]吸油部,镂空结构并与连接杆32连接,在吸油部内填充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
[0049]配重部,与吸油部可拆卸连接,当污水的水位降低至预定位置以下时,所述配重部与挡止部21密封配合。
[0050]在另一实施例中,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重量的底部浮球33。
[0051]底部浮球33与连接杆32可拆卸连接,当污水的水位降低至预定位置以下时,所述底部浮球33与挡止部21密封配合。
[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筒,一侧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侧与排水管连通;内筒,设置在收纳筒内,一端与收纳筒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吸油器,收容在内筒与收纳筒的腔体连通的一端内;所述进水管将废水排放至收纳筒内,当废水在收纳筒内达到预定高度时进入到内筒内,所述吸油器在内筒内吸收废水内的油脂,所述内筒将吸收油脂后的废水从排水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器包括:底部浮球,连接杆,与底部浮球的一端连接;顶部浮球,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浮球是镂空结构;在所述顶部浮球内收容有聚丙烯酰胺滤料或吸油棉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脂分离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与收纳筒连通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的直径小于底部浮球的直径预定尺寸。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崇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劲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