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29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池模组中电池模组的保险丝通断,包括:若干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形成回路;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与所述发光单元并联的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可提高检测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电动车的能量来源,需要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电池模组:第一种是电池模组的保险丝装在电路板的正面;第二种是电池模组的保险丝装在电路板的背面;若要判断电池模组电路板的保险丝是否熔断存在困难,第一种类型的电池模组因其上盖板遮盖无法直接进行目视,以判断保险丝是否熔断,而拆卸上盖板目视时,存在将盖板或者线束板损坏的风险;第二种类型的电池模组因其保险丝装在电路板的背面,即使拆卸上盖板也无法直接目视,以判断保险丝是否熔断;对判断电池模组电路板的保险丝是否完好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用于提高检测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通断,包括:若干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形成回路;
[0006]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0007]与所述发光单元并联的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当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有电流接入时,通过发光单元的显示状态对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的通断进行检测,当发光单元发光,则判定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为通路;当发光单元不亮,则判定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为断路,从而提高检测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另外,当接入的冲击电流比较大时,很容易击穿发光单元,通过增加与发光单元并联的电容,减小冲击电流对检测模块中发光单元的冲击,从而延长检测模块中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中的若干个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中的若干个检测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标:100

检测模块;110

第一连接端;120

第二连接端;130

发光单元;131

第一发光二极管;132

第二发光二极管;133

第二电阻;134

第三电阻;140

电容;150

第一电阻;200

第四电阻;300

接线模块;310

接线端子;311

第一子接线端子连接端;312

第二子接线端子连接端;320

电池模组低压采集口端子;321

低压采集口端子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通断,包括:若干个检测模块100,检测模块100具有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20,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20均用于与电池模组连接形成回路;
[0017]其中,检测模块100包括:发光单元130;发光单元1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0连接;
[0018]与发光单元130并联的电容140,电容14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0连接。
[0019]当然,具体关于检测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可以检测电池模组中柔性电路板的线路通断,也可以检测柔性电路板与汇流排的线路通断、汇流排与电池的线路通断,例如,可以是线路中保险丝的通断,还可以是保险丝外的线路是否通断。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包括:若干个检测模块100,若干个检测模块100可为一个及一个以上检测模块100;当第一连接端110或第二连接端120有电流接入时,通过发光单元130的显示状态对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的通断进行检测,当发光单元130发光,则判定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为通路;当发光单元130不亮,则判定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为断路,从而提高检测电池模组中的通信线路通断的效率。当接入的冲击电流比较大时,例如,电路接通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较大时,很容易击穿发光单元130,通过增加与发光单元130并联的电容140,减小冲击电流对检测模块100中发光单元130的冲击,从而延长了检测模块100中发光单元130的使用寿命。
[0021]可选地,如图2所示,检测模块100还包括:第一电阻150,发光单元130与电容140并联形成第一并联支路,第一电阻150的一端与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0或第二连接端120连接。
[0022]具体地,第一电阻150的阻值范围为100Ω

1MΩ,优选地,第一电阻150的阻值为1kΩ;1kΩ的电阻体积小,质量轻,经济性好。
[0023]由于第一电阻150的设置具有限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在进入检测模块100后的电流,有效的保护检测模块100,以防止电流过大而造成对检测模块100中发光单元130及其他功能器件单元的损伤。
[0024]可选地,发光单元130包括发光二极管。
[0025]具体地,发光单元130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显示以判断线路的通断,这样的判断更加直观,并且发光二极管成本低,且体积小。
[0026]如图3和图4所示,发光单元130采用两个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即使正负极接反,该设备仍能工作,方便测试,且可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而且两个并联二极管其中一个烧毁或者损坏该支路仍可以工作。
[0027]继续参考图3,具体地发光单元13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3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132;
[0028]第一发光二极管131的阳极与第一连接端110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31的阴极与第二连接端120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2的阳极与第二连接端120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2的阴极与第一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池模组中通信线路通断,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形成回路;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与所述发光单元并联的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容并联形成第一并联支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并联的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均与所述电容并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