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27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开设有雨水腔,所述坡体的顶部设置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的顶部设置有固化层,所述固化层的顶部设置有绿化层,所述坡体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坡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收集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阻隔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过滤框。本实用具备自动灌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不便于对生态护坡上的绿植进行智能灌溉,容易影响生态护坡上绿植生长的问题。影响生态护坡上绿植生长的问题。影响生态护坡上绿植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
[0003]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不便于对生态护坡上的绿植进行智能灌溉,容易影响生态护坡上绿植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具备自动灌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不便于对生态护坡上的绿植进行智能灌溉,容易影响生态护坡上绿植生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上开设有雨水腔(2),所述坡体(1)的顶部设置有种植层(15),所述种植层(15)的顶部设置有固化层(11),所述固化层(11)的顶部设置有绿化层(12),所述坡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坡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框(9),所述收集框(9)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阻隔板(17),所述阻隔板(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5),所述限位板(25)的底部与收集框(9)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阻隔板(1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过滤框(23),所述过滤框(23)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栓(24),所述螺栓(24)的顶部贯穿至阻隔板(17)内,所述收集框(9)右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灌溉管(20),所述灌溉管(20)的底部连通有喷头(21),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2),所述电动伸缩杆(22)远离支撑杆(18)的一端与收集框(9)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坡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远离水泵(4)的一端贯穿至雨水腔(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网板(16),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远离水泵(4)的一端连通有软管(19),所述软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廷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刊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