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18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根生长棒,相背设置在外壳的壳体上,每个生长棒具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固定在脊柱椎板上的伸缩端,可以进行伸缩;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生长棒的伸缩;微控制器,用于接收矫正指令并根据该矫正指令控制驱动模块转动。既避免了传统生长棒技术因反复开刀导致的伤口愈合不良及其他并发症,又保证了整个脊柱矫形的过程在体外监控下精确的运行,提升矫形系统的运行可靠度。提升矫形系统的运行可靠度。提升矫形系统的运行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早发型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脊柱侧凸中的一种,指脊柱离开正中线向两侧偏曲,是脊柱的一种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轴状位的序列异常,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胸部侧凸、腰部侧凸、胸腰联合部侧凸。
[0003]目前针对EO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外科干预治疗。保守治疗以控制畸形进展、保留脊柱生长、保留心肺发育并减小并发症的发生为目的,针对严重的、进展性的早发型脊柱侧凸畸形,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早期进行外科干预。保守治疗可通过支具治疗或系列石膏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畸形或控制畸形的发展速度。但是,往往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而无法配合切实佩带支具,或畸形发展速度较快而支具无法控制而造成治疗限制。目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如,生长棒技术,该技术在保留生长潜力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畸形的进展。但由于生长棒技术需要进行反复手术,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伤口愈合不良及并发症。
[0004]现有的支具治疗以及生长棒技术在对脊柱进行矫形时都因自身固有的缺点,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方面,在进行脊柱矫形时不能对于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让脊柱矫形的效果很难达到精准化。另一方面,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不能充分考虑到伤口愈合不良及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次数。因此在目前的脊柱矫形的过程中,要同时实现矫形效果的高精准化以及减少手术的次数,仍有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通过移动设备的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根生长棒,相背设置在外壳的壳体上,每个生长棒具有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固定在脊柱椎板上的伸缩端,可以进行伸缩;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生长棒的伸缩;微控制器,用于接收矫正指令并根据该矫正指令控制驱动模块转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电源,用于对精密电机以及微控制器供电,电源为锂电池,且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为电源供电。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模块具有传动单元以及精密电机,精密电机通过传动单元产生直线方向的推力,用于对生长棒的伸长提供动力。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微控制器的主程序具有无线信号处理程序,电源控制程序以及电机驱动程序。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壳上设有两个分别沿脊柱颈椎和腰椎方向的导向套筒,用于引导生长棒伸缩,外壳的棱角为倒圆角。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用于发送矫正指令和显示矫正装置的运行信息,至少一个矫正装置,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云端服务器,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矫正装置的运行信息。
[0012]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及系统,通过移动设备的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该装置包括可以进行伸缩的两根生长棒、用于驱动生长棒的伸缩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接收矫正指令并根据该矫正指令控制驱动模块转动的微控制器,从而将脊柱矫形的过程转化为生长棒的行程,达到了内置脊柱矫形目的。同时,该装置还包括电源,利用内置的电源保证该装置的供电,为实现体内脊柱矫形效果奠定基础。因此,该装置可以在体内稳定工作一年以上,避免了传统生长棒技术因反复开刀导致的伤口愈合不良及其他并发症,在保证脊柱矫形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脊柱侧弯治疗人力成本。
[0014]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系统,包括:用于发送矫正指令和显示矫正装置的运行信息的移动设备、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矫正装置以及用于接收矫正装置的运行信息的云端服务器。该系统通过体内外通讯,保证了整个脊柱矫形的过程在体外监控下精确的运行,提升矫形系统的运行可靠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系统云端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系统的移动设备的微信小程序界面;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的微控制器运行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100及系统1000,用于通过移动设备200的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体内脊柱矫形装置100包括:外壳1、两根生长棒2、驱动模块3、微控制器4以及电源5。
[0026]外壳1的长度为26mm,宽度为20mm,高度为4mm。
[0027]外壳1上设有两个分别沿脊柱颈椎和腰椎方向的导向套筒12,用于引导生长棒2伸缩,且外壳1的棱角为倒圆角。
[0028]驱动模块3位于外壳1内,同时,微控制器4以及电源5以电路板6的形式封装于外壳1内。
[0029]生长棒2的材质为钢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驱动模块3对生长棒2的伸缩范围进行调整。
[0030]两根生长棒2相背设置在外壳1上,每个生长棒2具有固定在外壳1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固定在脊柱椎板上的伸缩端,可以根据需要有控制的进行伸缩。
[0031]生长棒2,可以根据需要伸展到不同的长度对侧弯脊柱进行矫正以及承担矫正后的固定作用。也就是说,在进行脊柱矫形时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脊柱侧弯情况将拟定的矫正过程转化为生长棒2的伸长量。
[0032]驱动模块3用于驱动生长棒2的伸缩。
[0033]驱动模块3具有传动单元(图中未示出)以及精密电机32。
[0034]精密电机32通过传动单元产生直线方向的推力,用于对生长棒 2的伸长提供动力。
[0035]也就是说,精密电机32能够根据外部的移动设备200的矫正指令进行运作,并通过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通过移动设备的矫正指令进行脊柱矫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根生长棒,相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每个所述生长棒具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固定端以及用于固定在脊柱椎板上的伸缩端,可以进行伸缩;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生长棒的伸缩;以及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矫正指令并根据该矫正指令控制所述生长棒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用于对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微控制器供电,所述电源为锂电池,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为所述电源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密电机的体内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具有传动单元以及精密电机,所述精密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产生直线方向的推力,用于对所述生长棒的伸缩提供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鲲杨军林侯瑞峰李翔李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