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90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包括A管、B管、主体锁紧管和锁紧套,所述A管套在所述B管内,所述A管和B管设置在所述主体锁紧管内,所述主体锁紧管外设有锁紧套和外套,所述锁紧套位于所述主体锁紧管和所述外套之间,所述锁紧套上设有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主体锁紧管设有两个方向的U形空隙,通过锁紧套的作用对A管和B管实现横向和竖向的锁紧,增大了锁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主体锁紧管双面开口,锁紧套是分离式结构,自身前端开口能够均匀变形,锁紧套锁紧时,主体锁紧管能够均匀变形,几乎是整个内壁和A管外壁贴合,大大增加了摩擦面积,增强了摩擦系数,让外锁更容易锁的更紧。更紧。更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户外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现在的登山杖是伸缩式结构,需要有锁紧装置配合使用。目前市面上登山杖的锁紧装置多为旋转锁紧式固定方式,以及老式扳手式固定方式,这两种方式前者容易出现紧固不牢,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使用不当时不易锁紧;后者锁紧部分松动后调节不便。例如专利号为2012203504270的名称为一种登山杖外锁紧系统,该专利就是一种常规的扳手式固定方式,通过扳手、拉杆、螺丝三者结合的构造来实现松紧,由于螺丝帽部很小,不方便徒受拧紧,一般通过旋转扳手来调节螺丝与扳手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调节扳手扣紧后的锁紧力度;但是上述结构下,通过旋转扳手来调节螺栓与螺帽的旋合程度时容易造成调整过度,因为扳手旋转来调节扳手与螺丝之间的距离时,扳手必须是转动一整圈,无法实现微调,因此容易调整过度导致无法将扳手扣合上。
[0003]此外,再参照专利号为2014206175787的名称为登山杖用锁紧装置,这种机构已经解决了对上述专利的不足,即可以直接调节螺丝,但是依旧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螺丝容易松动甚至掉落,因为螺丝的外端面没有限位结构,解决上述问题是本
人员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包括A管、B管、主体锁紧管和锁紧套,所述A管套在所述B管内,所述A管和B管设置在所述主体锁紧管内,所述主体锁紧管外设有锁紧套和外套,所述锁紧套位于所述主体锁紧管和所述外套之间,所述锁紧套上设有锁紧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锁紧管包括第一锁紧管和第二锁紧管,所述第一锁紧管和第二锁紧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锁紧管设有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所述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之间有第一U形空隙,所述第一U形空隙的U形口朝所述第一锁紧管方向,所述第二锁紧管包括两个片条,所述片条设置在第一U形空隙下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管设有突出端部,所述突出端部下设有第二U形空隙,所述第二U形空隙的U形口朝所述第二锁紧管方向。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管上的突出端部呈帽沿形,所述第二半圆管上的突出端部呈圆台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呈圆环形,所述锁紧套上设有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锁紧套为平面,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包括第一凸出块和第二凸出块,所述第一凸出块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凸出块设有矩形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上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半圆管上的第二U形空隙相对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母、螺柱和扳手,所述螺柱包括圆柱端和矩形端,所述矩形端设有圆形孔,所述圆柱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包括圆柱部和圆环部,所述圆柱部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柱的圆柱端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圆环部设有外齿条,所述外齿条方便使用者手动调节锁紧装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端穿过所述第一凸出块,所述矩形端穿过所述第二凸出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扳手上设有矩形凹槽,所述螺柱的矩形端设置在所述矩形凹槽内,所述扳手上还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矩形端的圆形孔设有连接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圆管上的突出端部大小一致的突出部,所述外套内设有与所述片条相匹配的曲面。
[0015]优选的,所述A管、B管、主体锁紧管和锁紧套和外套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设有的主体锁紧管设有两个方向的U形空隙,通过锁紧套的作用对A管和B管实现横向和竖向的锁紧,增大了锁紧力;
[0018](2)本技术的螺母上设有外齿条,提高调节圈的摩擦力,方便调节;
[0019](3)本技术的的螺柱设有圆柱端和矩形端,所述矩形端增大与扳手的接触,防止因螺母松卸导致螺柱端穿过锁紧套,在结构损坏时一次折断,具有一定的缓冲减少伤害;
[0020](4)本技术设有的主体锁紧管双面开口,锁紧套是分离式结构,自身前端开口能够均匀变形,锁紧套锁紧时,主体锁紧管能够均匀变形,几乎是整个内壁和A管外壁贴合,大大增加了摩擦面积,增强了摩擦系数,让外锁更容易锁的更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主体锁紧管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锁紧套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螺柱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螺母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扳手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外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技术的具体阐述,不应视为对技术的限定,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再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仍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包括A管1、B管2、主体锁紧管3和锁紧套4,所述A管1套在所述B管2内,所述A管1和B管2设置在所述主体锁紧管3内,所述主体锁紧管3外设有锁紧套4和外套5,所述锁紧套4位于所述主体锁紧管3和所述外套5之间,所述锁紧套4上设有锁紧装置6。
[0030]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锁紧管3包括第一锁紧管31和第二锁紧管32,所述第一锁紧
管31和第二锁紧管3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锁紧管31设有第一半圆管311和第二半圆管312,所述第一半圆管311和第二半圆管312之间有第一U形空隙313,所述第一U形空隙313的U形口朝所述第一锁紧管31方向,所述第二锁紧管32包括两个片条321,所述片条321设置在第一U形空隙313下方。
[0031]所述第一锁紧管31设有突出端部314,所述突出端部313下设有第二U形空隙315,所述第二U形空隙315的U形口朝所述第二锁紧管32方向。
[0032]所述第一半圆管311上的突出端部呈帽沿形,所述第二半圆管312上的突出端部呈圆台形。
[0033]如图3所示,所述锁紧套4呈圆环形,所述锁紧套4上设有开口41,与所述开口41相对的锁紧套4为平面40,所述开口41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42,所述凸出块42包括第一凸出块421和第二凸出块422,所述第一凸出块421上设有圆形通孔4211,所述第二凸出块422设有矩形通孔4221。
[0034]所述锁紧套4上的开口41与所述第一半圆管311上的第二U形空隙315相对应。
[0035]如图4

5所示,所述锁紧装置6包括螺母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管(1)、B管(2)、主体锁紧管(3)和锁紧套(4),所述A管(1)套在所述B管(2)内,所述A管(1)和B管(2)设置在所述主体锁紧管(3)内,所述主体锁紧管(3)外设有锁紧套(4)和外套(5),所述锁紧套(4)位于所述主体锁紧管(3)和所述外套(5)之间,所述锁紧套(4)上设有锁紧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锁紧管(3)包括第一锁紧管(31)和第二锁紧管(32),所述第一锁紧管(31)和第二锁紧管(3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锁紧管(31)设有第一半圆管(311)和第二半圆管(312),所述第一半圆管(311)和第二半圆管(312)之间有第一U形空隙(313),所述第一U形空隙(313)的U形口朝所述第一锁紧管(31)方向,所述第二锁紧管(32)包括两个片条(321),所述片条(321)设置在第一U形空隙(313)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管(31)设有突出端部(314),所述突出端部(314)下设有第二U形空隙(315),所述第二U形空隙(315)的U形口朝所述第二锁紧管(32)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管(311)上的突出端部呈帽沿形,所述第二半圆管(312)上的突出端部呈圆台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登山杖外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4)呈圆环形,所述锁紧套(4)上设有开口(41),与所述开口(41)相对的锁紧套(4)为平面(40),所述开口(41)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块(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东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