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高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87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的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触发电极,所述的触发电极为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的触发片,所述的触发片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主电极的放电端和第二主电极的放电端之间,且所述的触发片上开有放电孔,放电过程为放电孔的一圈边缘,增加了放电可烧蚀的面积,可延长高压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工作更稳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式高压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激波碎石机上的高压开关一般在第一主电极中间开有触发电极孔,将针状的触发电极放置于触发电极孔内,在触发电极接收脉冲而向第二主电极放电过程中,第二主电极会因烧蚀而出现一个坑,第二主电极和触发电极的相对位置尺寸便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不了所要求的静电场,使得高压开关的开关特性变差。同时触发电极的端部也会被烧蚀,其烧蚀产物会堵满触发电极所在的孔口,则触发电极与第一主电极就会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它既能使工作电压稳定,又能延长高压开关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的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触发电极,所述的触发电极为设置于所述的壳体内的触发片,所述的触发片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主电极的放电端和第二主电极的放电端之间,且所述的触发片上开有放电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使用中间开放电孔的触发片作触发电极,放电烧蚀部位位于放电孔的周边,可增加放电可烧蚀面积,且烧蚀后触发片与主电极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变化小,可延长高压开关使用寿命以及增加高压开关的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其中1、第一主电极;2、触发片;3、第二主电极;4、壳体;5、放电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附图2,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包括壳体4、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第一主电极1与第二主电极3、触发电极。所述的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3的相对端部均为弧面。所述的触发电极为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触发片2,所述的触发片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主电极1的放电端和第二主电极3的放电端之间,且所述的触发片2上开有放电孔5,所述的放电孔5的直径一般小于所述第一主电极1的直径。在触发电极放电过程中,可烧蚀的部位是放电孔的边缘,因此其可烧蚀的面积增大,延长了高压开关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高压开关的工作稳定性。并且,触发片2放电烧蚀是沿径向扩大的,这就使得触发片2与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变化较小。当触发片2通以脉冲电压时,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由于触发片2的存在,减少了一半,使得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状态更稳定。而当触发片2上施加触发脉冲时,两个主电极之间才导通。通常壳体4内抽真空或充满惰性气体,减小防止各电极被氧化,更进一步延长了高压开关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包括壳体[4]、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第一主电极[1]与第二主电极[3]、触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电极为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触发片[2],所述的触发片[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主电极[1]的放电端和第二主电极[3]的放电端之间,且所述的触发片[2]上开有放电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高压开关,包括壳体[4]、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第一主电极[1]与第二主电极[3]、触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电极为设置于所述的壳体[4]内的触发片[2],所述的触发片[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主电极[1]的放电端和第二主电极[3]的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锡鑫周维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锡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