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7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0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端子模组、与所述端子模组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均包括绝缘块及设置于所述绝缘块的若干端子组,所述端子组由若干差分讯号端子对及位于相邻两对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之间的接地端子组成。对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之间的接地端子组成。对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之间的接地端子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连接器以及对接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固定于金属壳体上的端子模组、与端子模组电性连接的线缆。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因端子数量较多且间隔较小,传输质量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端子模组、与所述端子模组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均包括绝缘块及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且与线缆电连接的若干端子组,所述端子组由若干差分讯号端子对及位于相邻两对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之间的接地端子组成。
[0006]优选地,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及所述接地端子均具有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块内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一端延伸的延伸部、自所述延伸部延伸的对接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并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接地端子还具有自所述对接部进一步延伸并埋设于所述绝缘块内的搭接部,每根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搭接部通过搭接桥串接在一起。
[0007]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凸出所述主体部的屏蔽板,所述屏蔽板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与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的相对两侧。
[0008]优选地,所述绝缘块包括与所述屏蔽板相对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所述对接部暴露于所述第二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绝缘块还包括自所述第二端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凹陷而成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若干间隔槽。
[0010]优选地,所述绝缘块还包括自所述第二端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凸出并位于相邻两根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若干凸块,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的所述固定部埋设于所述凸块内,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固定部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内。
[0011]优选地,若干所述凹槽组成一个波浪形的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还包括接地片,所述接地片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对应,所述接地片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包覆若干所述凸块及若干暴露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固定部。
[0012]优选地,所述绝缘块还包括自所述第一端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凹陷且
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技术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技术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0031]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100以及与所述连接器100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00。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100为线缆连接器,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为用以安装于电路板300的板端连接器。所述连接器100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以实现数据传输。
[0032]为了本技术的描述准确性,本技术中所有涉及连接器组件的方向的描述一律以图3为参照,其中X轴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并约定X轴正向为右;Y轴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并约定Y轴正向为后;Z轴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并约定Z轴正向为上。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沿上下方向相对接。
[0033]请参照图3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壳体1、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1的端子模组2、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1的活动部件3、用以抵接所述活动部件3的弹性件4、与所述端子模组2电性连接的线缆5、扣持于所述金属壳体1且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线缆5的盖板6、以及与所述活动部件3相连的拉带7。所述拉带7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3克服所述弹性件4的作用力,使所述活动部件3沿前后方向运动。
[0034]所述金属壳体1包括主体部11、自所述主体部11向下延伸凸出所述主体部11的屏蔽板12以及自所述屏蔽板12向下延伸凸出所述屏蔽板12的定位板13。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所述主体部11的尺寸、所述屏蔽板12的尺寸以及所述定位板13的尺寸依次变小,因此,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观察时,所述金属壳体1大致呈台阶状。
[0035]结合图6所示,所述主体部11包括底壁111、与所述底壁111相对设置的顶壁112、前壁113、与所述前壁113相对设置的后壁114、连接在所述顶壁112与所述底壁111之间的两侧壁115、连接在两所述侧壁115之间的隔挡壁116、位于所述隔挡壁116前方并贯穿所述前壁113的收容空间1131、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131左右两侧的第一收容槽118和第二收容槽119、位于所述隔挡壁116的后方并向后贯穿所述后壁114的连接槽1141、向上贯穿所述顶壁112的容纳空间1121及自所述连接槽1141向下贯穿所述底壁111的容纳槽1111。
[0036]所述屏蔽板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1以及第二表面122。
[0037]请参照图7所示,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板13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定位片13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片13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定位片131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片1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片131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定位片131间隔设置的第三定位片133。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片13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定位片132的尺寸,所述第一定位片131的尺寸也大于所述第三定位片133的尺寸。在本技术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片131、所述第二定位片132及所述第三定位片133的尺寸不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定位片131与所述第二定位片132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定位片131与所述第三
定位片133之间的间距不同。如此设置,能够起到防呆作用,能够防止所述连接器100以错误的角度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中。
[0038]参照图8至图10所示,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子模组21和第二端子模组22,具体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设置于所述屏蔽板12的所述第一表面121、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设置于所述屏蔽板12的所述第二表面122。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1111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的第一容纳槽1125、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25间隔设置的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的第二容纳槽1126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壳体(1)、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1)的端子模组(2)、与所述端子模组(2)电性连接的线缆(5),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子模组(21)和第二端子模组(22),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均包括绝缘块(211)及设置于所述绝缘块(211)且与线缆(5)电连接的若干端子组(212),所述端子组(212)由若干差分讯号端子对(214)及位于相邻两对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214)之间的接地端子(215)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讯号端子对(214)及所述接地端子(215)均具有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绝缘块(211)内的固定部(216)、自所述固定部(216)一端延伸的延伸部(217)、自所述延伸部(217)延伸的对接部(218)及自所述固定部(216)另一端延伸并与所述线缆(5)电性连接的连接部(219),所述接地端子(215)还具有自所述对接部(218)进一步延伸并埋设于所述绝缘块(211)内的搭接部(210),每根所述接地端子(215)的所述搭接部(210)通过搭接桥(23)串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1)包括主体部(11)及自所述主体部(11)延伸凸出所述主体部(11)的屏蔽板(12),所述屏蔽板(12)与所述主体部(11)一体设置,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与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板(12)的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211)包括与所述屏蔽板(12)相对的第一端面(2112)、与所述第一端面(2112)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2113),所述对接部(218)暴露于所述第二端面(21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211)还包括自所述第二端面(2113)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面(2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哲程恒山陈宏基贺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