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72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中部设有两个对阵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与反应罐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一侧与第一检测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检测罐上方设有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所述反应罐远离第一检测罐一侧与第二检测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罐上方商业偶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该种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锅炉燃烧效率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对锅炉燃烧的实时监测功能。的实时监测功能。的实时监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燃烧
,具体为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燃烧效率可通过检测锅炉飞灰含碳量来考核,通过实时检测飞灰含碳量,将有利于指导运行正确调整风煤比,提高锅炉燃烧控制水平;合理控制飞灰含碳量的指标,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随着我国电力发电机组不断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对锅炉飞灰中的含碳量实现在线检测,以控制和优化锅炉燃烧、降低发电煤耗、提高“竞价上网”能力以及粉煤灰综合利用能力已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飞灰含碳量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化学灼烧失重法,它是一种离线的实验室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虽有其精度高的特点,但因受灰样采集、分析时间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测量的结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的锅炉燃烧的工况,对锅炉燃烧的控制和燃烧调整的指导缺乏实时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中部设有两个对阵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与反应罐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内设有三个的等距排布的电热管,所述反应罐一侧与第一检测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检测罐上方设有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所述第一检测罐远离反应罐一侧设有进烟管,所述反应罐远离第一检测罐一侧与第二检测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罐上方商业偶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所述第二检测罐远离反应罐一侧下方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下方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检测罐相连通,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气泵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底部。
[0005]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上端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过滤箱远离气泵一端上方设有排气管。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远离气泵一侧下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进烟管一侧下方设有制氧机,所述制氧机输出端与软管相连通,所述软管另一端与第一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下方设有三个矩阵排布的第二气管,所述反应罐内位于电热管靠近第一检测罐一侧均设有出气环,所述出气环内侧设有多个矩阵排布的喷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通过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确定进入烟气通道中的烟气中携带的余碳的多少,即进入烟气通道中的烟气中携带的余碳与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测量到的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就说明烟气中携带的余碳越多;反之,测量到的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小。
该种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锅炉燃烧效率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对锅炉燃烧的实时监测功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1]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反应罐、4第一检测罐、5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6进烟管、7第二检测罐、8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9第一管道、10气泵、11第二管道、12过滤箱、13活性炭过滤层、14排气管、15排水管、16阀门、17制氧机、18软管、19第一气管、20第二气管、21出气环、22喷头、23电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中部设有两个对阵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方与反应罐3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3内设有三个的等距排布的电热管23,电热管23可对烟气中残留的碳颗粒进行加热,使碳颗粒能够充分燃烧,所述反应罐3一侧与第一检测罐4相连通,所述第一检测罐4上方设有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5,所述第一检测罐4远离反应罐3一侧设有进烟管6,通过进烟管6可向检测装置中注入烟气,通过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5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所述反应罐3远离第一检测罐4一侧与第二检测罐7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罐7上方商业偶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8,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8对充分燃烧的烟气进行再次的检测,从而得到燃烧后烟气的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述第二检测罐7远离反应罐3一侧下方设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下方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0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二检测罐7相连通,所述气泵10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11与过滤箱12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远离气泵10一端延伸至过滤箱12底部,通过气泵10的传输,可将检测后的气体传输到过滤箱12内部,过滤箱12对烟气进行过滤,防止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0014]进一步的说,所述过滤箱12内部上端设有活性炭过滤层13,所述过滤箱12远离气泵10一端上方设有排气管14,活性炭过滤层13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箱12的过滤效果。
[0015]进一步的说,所述过滤箱12远离气泵10一侧下端设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上设有阀门16。
[0016]进一步的说,所述底座1靠近进烟管6一侧下方设有制氧机17,所述制氧机17输出端与软管18相连通,所述软管18另一端与第一气管19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19下方设有三个矩阵排布的第二气管20,所述反应罐3内位于电热管23靠近第一检测罐4一侧均设有出气环21,所述出气环21内侧设有多个矩阵排布的喷头22,制氧机17可以产生氧气,通过软管18、第一气管19以及第二气管20的传输,通过喷头22喷出,为烟气中碳颗粒的燃烧提供氧
气,使碳颗粒能够充分的燃烧。
[0017]具体的,本技术中,首先,进烟管6可向检测装置中注入烟气,通过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5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之后,电热管23可对烟气中残留的碳颗粒进行加热,同时,制氧机17可以产生氧气,通过软管18、第一气管19以及第二气管20的传输,通过喷头22喷出,为烟气中碳颗粒的燃烧提供氧气,使碳颗粒能够充分的燃烧,其次,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8对充分燃烧的烟气进行再次的检测,从而得到燃烧后烟气的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确定进入烟气通道中的烟气中携带的余碳的多少,即进入烟气通道中的烟气中携带的余碳与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测量到的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就说明烟气中携带的余碳越多;反之,测量到的新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小。
[00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燃烧效率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中部设有两个对阵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方与反应罐(3)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3)内设有三个的等距排布的电热管(23),所述反应罐(3)一侧与第一检测罐(4)相连通,所述第一检测罐(4)上方设有第一二氧化碳检测仪(5),所述第一检测罐(4)远离反应罐(3)一侧设有进烟管(6),所述反应罐(3)远离第一检测罐(4)一侧与第二检测罐(7)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罐(7)上方商业偶第二二氧化碳检测仪(8),所述第二检测罐(7)远离反应罐(3)一侧下方设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下方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0)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二检测罐(7)相连通,所述气泵(10)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11)与过滤箱(12)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1)远离气泵(10)一端延伸至过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凤陈清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尉尔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