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彰专利>正文

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6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所述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环位于第一防撞环的上端,且第二防撞环的直径比第一防撞环的直径小,所述第一防撞环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将第一防撞环固定到飞行器本体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横向撑杆固定在第一防撞环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防撞环的下端设有多个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并通过固定机构将第一防撞环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飞行器本体的机翼上,使得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不损坏飞行器的机翼和机身,达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达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达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是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飞行器用安全防护装置是指: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但是,在无人机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操作不好,导致飞行器和障碍物碰撞的事故,或者由于飞行器自身的故障原因导致飞行器掉落摔坏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所述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环位于第一防撞环的上端,且第二防撞环的直径比第一防撞环的直径小,所述第一防撞环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将第一防撞环固定到飞行器本体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横向撑杆固定在第一防撞环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防撞环的下端设有多个缓冲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半包板,所述半包板的外侧面和横向撑杆连接,所述半包板的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一绑带,所述半包板的另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活动端之间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的活动端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绑带的活动端设有魔术贴刺面。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弹簧、外套筒和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一防撞环的下端,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圆柱腔,所述插杆的下端插接在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弹簧设置在外套筒的内部,且弹簧的下端和外套筒的内底部连接,弹簧的上端和插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下端和支撑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环、第二防撞环、连接杆、横向撑杆、外套筒、插杆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减轻飞行器本体的飞行的重量。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撞环距离第一防撞环的高度大于飞行器本体的高度,用于保护飞行器本体在碰撞中不损坏。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防撞环和第二防撞环,并通过固定机构将第一防撞环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飞行器本体的机翼上,使得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不损坏飞行器的机翼和机身,达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
[0014]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防撞环的下端设置缓冲机构,使得飞行器的降落或者失控的掉落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起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防撞环;2、缓冲机构;21、支撑板;22、弹簧;23、外套筒;24、插杆;3、连接杆;4、第二防撞环;5、固定机构;51、半包板;52、第一绑带;53、第二绑带;6、横向撑杆;7、飞行器本体;8、机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之间通过四个连接杆3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防撞环4位于第一防撞环1的上端,且第二防撞环4的直径比第一防撞环1的直径小,第一防撞环1的内侧面设有四组用于将第一防撞环1固定到飞行器本体7上的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通过横向撑杆6固定在第一防撞环1的内侧面,第一防撞环1的下端设有四组缓冲机构2。
[0023]固定机构5包括半包板51,半包板51的外侧面和横向撑杆6连接,半包板51的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一绑带52,半包板51的另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二绑带53,第一绑带52和第二绑带53的活动端之间活动连接;第一绑带52的活动端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二绑带53的活动端设有魔术贴刺面,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刺面的配合粘接,使得第一绑带52和第二绑带53的活动端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方便防护装置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使用。
[0024]第一防撞环1、第二防撞环4、连接杆3、横向撑杆6、外套筒23、插杆24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减轻飞行器本体7的飞行的重量。
[0025]第二防撞环4距离第一防撞环1的高度大于飞行器本体7的高度,用于保护飞行器本体7在碰撞中不损坏。
[0026]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得出如下技术方案:
[0027]请参照图4,缓冲机构2包括支撑板21、弹簧22、外套筒23和插杆24,插杆24的上端连接在第一防撞环1的下端,外套筒23的内部设有圆柱腔,插杆24的下端插接在外套筒23的内部,弹簧22设置在外套筒23的内部,且弹簧22的下端和外套筒23的内底部连接,弹簧22的上端和插杆24的下端连接,外套筒23的下端和支撑板21连接,当飞行器和地面接触时,支撑板21触地,飞行器的下落的冲击力使得插杆24压缩弹簧22的收缩,弹簧22的压缩使得飞行
器得到很好的缓冲,避免了飞行器本体7的损坏。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使用时,将每个半包板51分别对应包在每个机翼8端部的驱动机上,并通过第一绑带52和第二绑带53将固定绑在驱动机上,使得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固定在飞行器本体7的外侧,当飞行器和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接触障碍物,飞行器本体1则不会损坏,达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同时,通过在第一防撞环1的下端设置缓冲机构2,在飞行器和地面接触时,支撑板21触地,飞行器的下落的冲击力使得插杆24压缩弹簧22的收缩,将飞行器的降落或者失控的掉落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进一步起到保护飞行器的作用。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环(1)和第二防撞环(4)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环(4)位于第一防撞环(1)的上端,且第二防撞环(4)的直径比第一防撞环(1)的直径小,所述第一防撞环(1)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将第一防撞环(1)固定到飞行器本体(7)上的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通过横向撑杆(6)固定在第一防撞环(1)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防撞环(1)的下端设有多个缓冲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半包板(51),所述半包板(51)的外侧面和横向撑杆(6)连接,所述半包板(51)的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一绑带(52),所述半包板(51)的另一侧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二绑带(53),所述第一绑带(52)和第二绑带(53)的活动端之间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彰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