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人飞行设备,其具有四个呈十字布置的旋翼,每一旋翼都具有一个单独的电机,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获得旋转机身的力,以调整飞行姿态,实现前进、后退、上升、下降、悬停等功能,被广泛应用在侦查、巡线、航拍等领域,同时也作为飞行玩具广受用户青睐。
[000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飞行器飞出视野范围内时,容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机身受到强烈撞击容易损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在视野范围之外容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提高对飞行器的保护效果,提高安全性能。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机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1)、设置于机身(1)上的机臂(11)、设置于机臂(11)上的旋翼(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防撞装置(3);所述防撞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身(1)外的防护环(21)套、设置于机臂(11)下端面的支杆(32)、设置于防护环(21)套内并与支杆(32)连接的缓冲机构(4);所述防护环(21)套的内侧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两个第一固定杆(41)、设置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两个第二固定杆(4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41)对称设置于机身(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42)对称设置于机身(1)的其余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41)和第二固定杆(42)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固定杆(4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间隔的第一缓冲套(43);所述第二固定杆(42)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间隔的第二缓冲套(44);所述第一缓冲套(43)与对应位置上的支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套(44)与对应位置上的支杆(3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1)上且位于第一缓冲套(4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挡片(45);所述第一挡片(45)与第一缓冲套(43)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47);所述第二固定杆(42)上且位于第二缓冲套(4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挡片(46);所述第二挡片(46)与第二缓冲套(4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4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底板(61)、活动设置于底板(61)下方的减震板(62);一个所述底板(61)与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杆(3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61)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槽(611);所述缓冲槽(611)内滑动连接有减震杆(63);所述减震板(62)与减震杆(6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63)上套设有减震弹簧(64);所述减震弹簧(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底板(61)和减震板(6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摄像头(15);所述机身(1)下方设置有用于清理摄像头(15)的清洁装置(7)。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追踪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7)包括活动设置于摄像头(15)下方的移动环(71)、设置于移动环(71)内的环形海绵套(72)、设置于机身(1)下方的驱动机构(8);所述海绵套(72)内径小于摄像头(15)的外径;所述海绵套(72)的外径大于摄像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英,李建奇,杨民生,曾志豪,杨智,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