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58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箱、混凝组件、絮凝组件、刮泥机构,沉淀箱的左侧面设有混凝箱,混凝箱内设有混凝组件,沉淀箱内中部设有一对隔板,位于隔板的一侧在沉淀箱内底面左侧设有导流筒,导流筒内设有絮凝组件,位于隔板的另一侧在沉淀箱内右侧设有刮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体式设计,解决了絮凝沉淀不彻底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提高了悬浮物的絮凝能力,使形成的絮凝体更加均匀密实,极大提高了混凝沉淀作用和处理效果。沉淀作用和处理效果。沉淀作用和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矿井水处理实际工程中,对于高悬浮物矿井水,采用常规混凝沉淀处理,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不能满足矿井水井下高效快速去除悬浮物的要求,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效沉淀装置是目前高悬浮物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的迫切需求。
[0003]现有的混凝沉淀装置存现以下缺点:1、整体结构过于复杂,操作步骤繁琐,不适合井下狭小的空间作业;2、絮凝的过程中,药剂与污水混合不均匀,导致絮凝沉淀的效果不理想,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箱、混凝组件、絮凝组件、刮泥机构,所述沉淀箱的左侧面设有混凝箱,所述混凝箱内设有混凝组件,所述沉淀箱内中部设有一对隔板,位于隔板的一侧在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箱(1)、混凝组件、絮凝组件、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的左侧面设有混凝箱(2),所述混凝箱(2)内设有混凝组件,所述沉淀箱(1)内中部设有一对隔板(11),位于隔板(11)的一侧在沉淀箱(1)内底面左侧设有导流筒(12),所述导流筒(12)内设有絮凝组件,位于隔板(11)的另一侧在沉淀箱(1)内右侧设有刮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组件包括混凝轴(21)、混凝叶片(22),所述混凝箱(2)的顶面中部设有混凝轴承,所述混凝轴承内插设有混凝轴(21),位于混凝箱(2)内在混凝轴(21)上设有若干混凝叶片(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组件包括絮凝轴(13)、螺旋叶片(14),所述沉淀箱(1)的顶面左侧设有絮凝轴承,所述絮凝轴承内插设有絮凝轴(13),且所述絮凝轴(13)的底端延伸至导流筒(12)内,位于导流筒(12)内在絮凝轴(13)上设有若干螺旋叶片(14),所述沉淀箱(1)的顶面左侧设有絮凝药剂管(15),且所述絮凝药剂管(15)的底端贯穿伸入至导流筒(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包括刮泥轴(3)、刮泥板(34),位于隔板(11)的另一侧在沉淀箱(1)内底面右侧设有锥形内筒(31),所述沉淀箱(1)的顶面右侧设有刮泥轴承,所述刮泥轴承内插设有刮泥轴(3),且所述刮泥轴(3)的底端延伸至锥形内筒(31)内,所述刮泥轴(3)的底端套设有固定筒(33),所述固定筒(33)的外侧面均布设有若干T形斜杆,每根所述T形斜杆的外端均设有刮泥板(34),且每块所述刮泥板(34)的外侧面均抵紧在锥形内筒(31)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矿井水井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玉冯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格润内泽姆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