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56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包括油门拉线、驱动电机,还包括电机安装箱、油门拉线驱动轮、位置传感电路板、磁钢、油门软轴,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安装箱内,电机安装箱还设有出线防水接头,油门拉线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磁钢设于油门拉线驱动轮中部,位置传感电路板上设有与磁钢位置配合的霍尔角度传感器,油门拉线一端与油门拉线驱动轮可拆卸固定,油门拉线另一端穿过油门软轴的通孔设于电机安装箱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油门拉线使用寿命长,防水等级高,新的油门拉线结构更加合理,容易更换,维修方便;霍尔角度传感器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油门驱动
,具体为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的位置反馈绝大部分采用接触式电位器,通过可转动的电刷在电阻体上移动,获取驱动器的位置信号,这样的驱动装置,存在安装空间大,不利于驱动器小型化,驱动装置中有移动接触点,使用寿命短,并且容易由于内部潮湿引起触点接触不良。此外,现有的油门拉线结构和固定方式不合理,会导致油门拉线易断和更换比较繁琐;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防水性较差,达不到IP67标准。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发动机油门驱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使用寿命低,安装空间大,油门拉线易断和更换繁琐,防水等级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门拉线耐磨,防水等级高,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包括油门拉线、驱动电机,还包括电机安装箱、油门拉线驱动轮、位置传感电路板、磁钢、油门软轴,所述的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安装箱内,所述的油门软轴中部设有通孔且穿过并固设于电机安装箱一侧,所述的电机安装箱还设有出线防水接头,所述的油门拉线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所述的磁钢设于油门拉线驱动轮中部,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设于油门拉线驱动轮外侧且与磁钢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上设有与磁钢位置配合的霍尔角度传感器,所述的油门拉线一端与油门拉线驱动轮可拆卸固定,所述的油门拉线另一端穿过油门软轴的通孔设于电机安装箱外。
[0007]本方案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油门拉线驱动轮旋转,驱动油门拉线在油门软轴中伸缩运动,最终由油门拉线带动发动机的油门大小,对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油门拉线伸缩的具体距离由霍尔角度传感器测量,即通过测量安装于油门拉线驱动轮上的磁钢和位置传感电路板上霍尔角度传感器相对旋转角度获取油门拉线伸缩的具体距离;油门拉线另一端穿过油门软轴的通孔在电机安装箱外,该端与发动机油门装置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驱动电机为行星减速直流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电机安装箱固定,所述的固定支架中部设有可容纳油门拉线驱动轮的凹槽,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固定在固定支架端面,所述的固定支架一侧设有与油门软轴配合的轴孔。本方案的固定支架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然后固定到电机安装箱内,油门拉线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轴端固定,固定支架上还固定位置传感电路板,位置传感电路板位于油门拉线驱动轮外侧,油门拉线驱动轮
位于固定支架的凹槽内,位置传感电路板固定位置相当于把油门拉线驱动轮相对封闭在凹槽内,而油门软轴穿过固定支架的轴孔,油门拉线从油门软轴内穿过。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固定支架凹槽顶部设有可拆卸压块,所述的凹槽形状、可拆卸压块底部形状与油门拉线驱动轮外形配合,且所述的凹槽、可拆卸压块底部与油门拉线驱动轮之间间隙小于1毫米。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油门拉线设有限位块,所述的油门拉线驱动轮圆周面上设有可容纳油门拉线的拉线槽,所述的油门拉线驱动轮端面上设有可容限位块插入的插孔,所述的插孔与拉线槽之间设有连通槽,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上部设有U形开口槽。本方案的拉线槽为环形槽,油门拉线穿过连通槽置于拉线槽内;位置传感电路板上的U形开口槽,位置与插孔配合,便于取放油门拉线限位块。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上的霍尔角度传感器为Triaxis三轴霍尔角度传感器,所述的磁钢与位置传感电路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

2毫米。
[0012]为了精确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大小,需要实时、可靠的获取当前的油门拉线伸缩行程,本方案使用霍尔角度传感器对油门拉线驱动轮进行旋转角度的测量,Triaxis三轴霍尔角度传感器既可以感应垂直方向也可以感应平行与芯片表面的磁场强度;安装于油门拉线驱动轮中心位置的径向磁化磁钢的磁场在安装于位置传感电路板中心位置的传感器芯片表面上方旋转,其强度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测量,如图2所示,角度的信息可以通过磁场的两个矢量分量(例如Bx和By)计算得到,并产生一个正比于角度的模拟量输出电压;本方案实例产品行程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如图3所示;采用本方案结构进行油门行程测量,在纵向方向只需要增加一个磁钢,磁钢与位置传感电路板之间大于0.5mm小于2mm间隙,加上位置传感电路板的厚度2mm,总共小于4mm的距离,远远小于普通电位器的纵向距离,并且由于本方案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可靠性。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油门拉线包括钢丝,所述的钢丝外侧设有尼龙包覆层。
[0014]驱动装置的油门拉线在实际发动机上安装时,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油门拉线和油门软轴需要进行弯曲,油门拉线在油门软轴的出口处,也可能由于发动机油门支架与油门拉杆的安装不在一直线上,导致油门拉线与油门软轴在出口处有接触,如图4所示,并且由于油门拉线与油门软轴之间有相对运动,极易造成油门拉线磨断,为了延长油门拉线的使用寿命,采用了包塑钢丝绳,由钢丝和尼龙组成油门拉线,如图5所示,极大的增加了油门拉线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0015]油门拉线为易损件,当出现损坏时,需要能方便的更换;本方案油门拉线的安装结构如图6所示,通过驱动行星减速直流电机转动油门拉线驱动轮,使它上面的拉线固定孔转到最上方,先把油门拉线中的拉线部分伸入油门软轴中,最后将油门拉线末端固定端子放入油门拉线驱动轮的拉线固定孔中,最后盖上线槽压块;盖上线槽压块后,油门拉线驱动轮与电机安装支架和线槽压块组合体之间间隙小于1mm,油门拉线的直径大于1.5mm,因此油门拉线可以安全的在油门拉线驱动轮中的线槽中卷动,而不用担心脱离油门拉线驱动轮中的线槽。
[00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电机安装箱包括上盖、外壳,所述的外壳与上
盖贴紧端面上设有灌胶密封槽,所述的外壳与油门软轴、出线防水接头接触处设有安装凸台、灌胶密封圈,所述的上盖与外壳贴紧端面上设有与灌胶密封槽配合的灌胶槽压条。
[00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上盖、外壳为铝合金制作。
[0018]油门驱动装置的使用环境十分恶劣,在发动机仓附近,高温、高尘,下雨时可能一直淋在水中,因此驱动装置的防护十分重要;为了达到一定的抗冲击性,上盖、外壳都采用铝合金压铸,为了让驱动器本体部分能达到IP67的防水等级,在外壳中设计了与上盖密封的灌胶槽,与油门软轴安装孔配合的凸台和灌胶密封圈,与出线防水接头配合的安装孔凸台和灌胶密封圈,在上盖中设计了灌胶槽压条;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了IP67的防水等级,并通过了相关检验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包括油门拉线、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安装箱、油门拉线驱动轮、位置传感电路板、磁钢、油门软轴,所述的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安装箱内,所述的油门软轴中部设有通孔且穿过并固设于电机安装箱一侧,所述的电机安装箱还设有出线防水接头,所述的油门拉线驱动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所述的磁钢设于油门拉线驱动轮中部,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设于油门拉线驱动轮外侧且与磁钢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上设有与磁钢位置配合的霍尔角度传感器,所述的油门拉线一端与油门拉线驱动轮可拆卸固定,所述的油门拉线另一端穿过油门软轴的通孔设于电机安装箱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为行星减速直流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电机安装箱固定,所述的固定支架中部设有可容纳油门拉线驱动轮的凹槽,所述的位置传感电路板固定在固定支架端面,所述的固定支架一侧设有与油门软轴配合的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位置反馈发动机油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凹槽顶部设有可拆卸压块,所述的凹槽形状、可拆卸压块底部形状与油门拉线驱动轮外形配合,且所述的凹槽、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临安万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