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门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52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门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及按挚,按挚呈倒T状,按挚柄外露在壳体上端的通孔外,按挚下端设有一压缩弹簧;壳体内设置一对上接触端子、一对下接触端子及接触片,上、下接触端子各与接触片相对应,该接触片与壳体内腔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接触片通过其中间设置的一圆孔套于按挚柄上并与之滑动配合,且接触片置于上接触端子与下接触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通形式采用触点点面接触,保证了开关接触可靠,有效减少了拉弧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在端盖上设置有凸台加强筋,大大增加了壳体的受力范围,有效防止了压门开关壳体在高温状态下变形而导致按挚无法按到位或不能复位的现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压门开关,特别是指冰箱、洗衣机或烤炉等家用电器上使用的压门开关。
技术介绍
冰箱、洗衣机及烤炉上的压门开关大部分采用接触弹片滑动接触结构,此结构的特点是利用在接触弹片上冲制出的小凸台与另一接触端子滑动接触,从而保证其接触可靠性,该压门开关使用温度范围低,使用额定电流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冰箱、洗衣机或烤炉上。但是由于该结构开关在转换过程中小凸台与接触端子表面存在相对滑动,使小凸台容易受摩擦磨损,同时小凸台在接触端子表面滑动时容易产生拉弧现象,大大缩短了开关的寿命。再者,在高温状态工作下,开关壳体容易发生热蠕变形现象,按挚按压下去工作时与壳体内壁产生干涉,导致按挚无法按到位或不能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易产生拉弧现象且适用温度范围大的非滑动接触压门开关。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压门开关结构,包括壳体及按挚,按挚呈倒T状,按挚柄外露在壳体上端的通孔外,按挚下端设有一压缩弹簧;壳体内设有一对上接触端子、一对下接触端子及上、下接触端子相对应的接触片,上、下接触端子各与接触片相对应,接触片与壳体内腔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该接触片通过其中间设置的一圆孔套于按挚柄上并与之滑动配合且置于上接触端子与下接触端子之间。上、下接触端子各一对,二上接触端子对称,二下接触端子对称,上、下接触端子交错分布。接触端子端部均呈状,上接触端子端部底面设置有触点,下接触端子端部上表面设置有触点。接触片为环状双面接触片,接触片两面设有与上、下二对接触端子相对应的触点,接触片上的同一对触点间相互电导通。或者所述的接触片为环状,该接触片上设有一对触点与下接触端子上触点相对应,按挚下端部还设有另一呈 状接触片,所述此接触片二端部呈燕尾状,燕尾状二外侧面各设置有与上接触端子触点相对应的触点。壳体下端部设有用于支承弹簧的一端盖,该端盖上设置有一凸台加强筋,端盖周边设有供各接触端子固定的定位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代替了目前压门开关触点点面滑动接触的方式,保证了开关接触可靠性,有效减少了接触片触点接触时产生的拉弧现象。同时由于在壳体端盖上设置有凸台加强筋,大大增加了壳体的受力范围,有效防止了高温工作环境下压门开关壳体热蠕变形而导致按挚无法按到位或不能复位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压门开关原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压门开关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压门开关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门开关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压门开关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压门开关另一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2为现有技术压门开关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技术包括按挚1及壳体2,按挚1呈倒T状,按挚柄外露在壳体上端的通孔外,按挚下端设有一压缩弹簧10;壳体内设置一对上接触端子4、一对下接触端子9及接触片6,上、下接触端子各与接触片相对应,所述接触片6与壳体内腔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该接触片6通过其中间设置的一圆孔套于按挚柄上并与之滑动配合且置于上接触端子4与下接触端子9之间。上接触端子4、下接触端子9各一对,二上接触端子对称,二下接触端子对称,上、下接触端子4、9交错分布;接触端子端部呈状,上接触端子4端部底面设置有触点5、下接触端子9端部上表面设置有触点8。接触片6为环状双面接触片,接触片两面设有与上、下二对接触端子相对应的触点51、81,接触片上的同一对触点间相互电导通。壳体2端部设有用于定位及支承弹簧10的一端盖7,该端盖7上设置有一凸台加强筋82,端盖周边设有供各接触端子固定的定位孔91,端盖底部还设置一固定弹片22,所述的固定弹片二翼侧呈∪型外翻状且设置有卡位221,该固定弹片通过卡位221卡套于壳体表面所设有一凹槽23上,如图5所示。由于在端盖上设置有凸台加强筋82,有利于正确定位弹簧10,使弹簧工作时避免摩擦壳体内壁,特别是能有效地防止高温工作时壳体2因固定弹片的弹力作用产生热蠕变形。如图3所示,本开关处于自由状态下,由于弹簧10的弹性系数比弹簧3要大,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上接触端子4上所设置的触点5与接触片上设置的触点51相接触,因而一对上接触端子间通过触点5、接触片上触点51形成电导通。当按下按挚1时,弹簧10被外力压缩,接触片与壳体上端之间设置的压缩弹簧3因不受压缩弹簧10的张力而恢复弹力,将接触片6推至下接触端子9上,保证接触片的另一接触点81与下接触端子的触点8相接触,使一对下接触端子9通过触点8与接触片的触点81形成电导通。因接触片6与按挚1为滑动配合,按挚1推动压缩弹簧10仍继续下压,此时仍保证下接触端子9之间电导通,但各自触点并不移动,有效地减少了压门开关产生拉弧现象。上述方案采用的是环状双面接触片6,另一方案则可采用一接触片及一呈 状接触片共同来实现环状双面接触片的作用,如图6所示,接触片6为环状,该接触片活套于按挚柄上,接触片6上设有一对与下接触端子9上的触点8相对应的触点81,位于按挚下端部还设有一呈 状接触片61,该接触片61二端部呈燕尾状,燕尾状二外侧面各设置触点62;上接触端子4上端呈折状,该折状端部与接触端子61端部的触点62相对应,此方案其他部份与前一方案相同,就不在此详述。当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上、下接触端子及接触片上所设置的触点均可以在其上冲制成凸台状或以铆接铆钉触点的形式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门开关结构,包括按挚(1)及壳体(2),所述的按挚呈倒T状,按挚柄外露在壳体(2)上端的通孔(21)外,按挚下端部设有一压缩弹簧(10);壳体内设有接触片(6)、上接触端子(4)及下接触端子(9),上、下接触端子各与接触片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接触片(6)与壳体内腔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该接触片置于上接触端子(4)与下接触端子(9)之间,所述接触片(6)通过其中间设置的一圆孔套于按挚柄上并与之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门开关结构,包括按挚(1)及壳体(2),所述的按挚呈倒T状,按挚柄外露在壳体(2)上端的通孔(21)外,按挚下端部设有一压缩弹簧(10);壳体内设有接触片(6)、上接触端子(4)及下接触端子(9),上、下接触端子各与接触片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接触片(6)与壳体内腔上端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3),该接触片置于上接触端子(4)与下接触端子(9)之间,所述接触片(6)通过其中间设置的一圆孔套于按挚柄上并与之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门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接触端子各一对,二上接触端子对称,二下接触端子对称,上、下接触端子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门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接触端子端部均呈 状,上接触端子端部底面设置有触点(5)、下接触端子端部上表面设置有触点(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门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6)为环状双面接触片,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惠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