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518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包括L型外侧板、L型内侧板和L型固定主体。L型外侧板的内侧和L型内侧板的外侧分别开槽,并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聚光棒和第二聚光棒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光栅片和第二光栅片的第二安装槽。L型固定主体固定安装在L型外侧板和L型内侧板的顶部;L型固定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可以将呈L型邻接的两个聚光棒、两个灯板和两个光栅片,组装在L型外侧板和L型内侧板之间,可以只需一个高亮光源,便能照射出两个不同角度的光,且两个方向交汇处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检测物体,节省了安装空间和检测成本。和检测成本。和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器视觉领域中,传统高亮条光的出光都为单方向,即发出的光为一条直线光斑。而对于形状不是一条直线的被检物,则不能被完全照射到。为了完整照射到被检物,传统做法需要增加光源和安装机构,甚至可能增加相机镜头来实现之前未被照射的地方,以便顺利进行照明检测。显然,这样便会产生以下缺点:
[0003]1、光源和安装光源的机构数量会增多;
[0004]2、如果是流水线作业,在同一工位上安装的空间不够,就没法在同一工位上增加光源检测,则需增多一个工位,那么相对应就要增加光源、相机和镜头;
[0005]3、会占据生产线上更多的空间,而有的客户生产线空间紧凑,给予安装检查系统的空间不多,增加安装难度;
[0006]4、拼接光源的光线交汇处并不理想,在检测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完整照射被检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包括L型外侧板、L型内侧板和L型固定主体;
[0010]所述L型外侧板的内侧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外侧分别开槽,并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聚光棒和第二聚光棒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光栅片和第二光栅片的第二安装槽;
[0011]所述第一聚光棒和所述第二聚光棒呈L型邻接,所述第一光栅片和所述第二光栅片呈L型邻接;
[0012]所述L型固定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顶部;所述L型固定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呈L型邻接。
[0013]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
[0014]所述第一固定侧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侧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另一侧。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侧板的内侧设有抵接所述第一聚光棒一端的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处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聚光棒一端的第一锁紧件;
[0016]所述第二固定侧板的内侧设有抵接所述第二聚光棒一端的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处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聚光棒一端的第二锁紧件。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光棒和所述第二聚光棒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光栅片和所述第二光栅片的位置。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均为LED电路板。
[0019]可选地,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均一体成型。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为圆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为方槽。
[0021]可选地,所述L型固定主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不同倾斜角度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聚光棒和所述第二聚光棒之间的夹角在30
°
~150
°
之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可以将呈L型邻接的两个聚光棒、两个灯板和两个光栅片,组装在L型外侧板和L型内侧板之间,可以只需一个高亮光源,便能照射出两个不同角度(L型)的光,且两个方向交汇处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检测物体,节省了安装空间和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高亮条形光源的结构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高亮条形光源的爆炸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内侧板的结构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外侧板的结构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侧板的结构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固定主体的结构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安装结构图。
[0034]图示说明:
[0035]10、L型固定主体;101、第一斜面;102、第二斜面;11、L型外侧板;12、L型内侧板;13、第二固定侧板;131、第二固定孔;132、第二凹槽;14、第一固定侧板;141、第一固定孔;15、第一灯板;16、第二灯板;17、第一聚光棒;18、第二聚光棒;19、第一光栅片;20、第二光栅片;21、第一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
[00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包括L型外侧板11、L型内侧板12和L型固定主体10,L型外侧板11和L型内侧板12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如图1所示。
[0039]L型外侧板11的内侧和L型内侧板12的外侧分别开槽,并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聚光棒17和第二聚光棒18的第一安装槽21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光栅片19和第二光栅片20的第二安装槽22,如图2所示。
[0040]具体地,第一聚光棒17和第二聚光棒18呈L型邻接,第一光栅片19和第二光栅片20呈L型邻接。为此,需要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22分别在拐角处一体化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该一体化设计可以通过L型外侧板11和L型内侧板12一体成型实现。
[0041]其中,L型固定主体10固定安装在L型外侧板11和L型内侧板12的顶部。L型固定主体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灯板15和第二灯板16,第一灯板15和第二灯板16呈L型邻接。第一灯板15和第二灯板16位于L型外侧板11和L型内侧板12之间的安装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高亮条形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外侧板、L型内侧板和L型固定主体;所述L型外侧板的内侧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外侧分别开槽,并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聚光棒和第二聚光棒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光栅片和第二光栅片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聚光棒和所述第二聚光棒呈L型邻接,所述第一光栅片和所述第二光栅片呈L型邻接;所述L型固定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顶部;所述L型固定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呈L型邻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高亮条形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所述第一固定侧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侧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型外侧板和所述L型内侧板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高亮条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板的内侧设有抵接所述第一聚光棒一端的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处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聚光棒一端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二固定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万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