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30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属于马铃薯脱毒苗水培技术领域,包括温室,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框,支撑框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方形孔槽,方形孔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苗床盘,苗床盘内壁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培养棉,苗床盘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定植板,定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定植孔,定植孔的内壁设置有定植棉,苗床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苗床盘的后侧排水口;预先将营养液灌入苗床盘内并由培养棉吸收,然后将马铃薯侧芽扦插在定植孔中,苗芽枝干的下端与培养棉接触,以便苗芽长出根芽,生产的马铃薯脱毒水培苗较传统固体培养基生产的马铃薯脱毒苗健壮,以实现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产提质增效。现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产提质增效。现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产提质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马铃薯脱毒苗水培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脱毒苗扩繁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是在短时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高质量脱毒苗的方法;目前普遍的马铃薯脱毒苗扩繁是将马铃薯脱毒苗剪切扦插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生长获得新的植株的方法,这种扩繁方式的优点是生长周期快,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实现周年生产,但是这种方式对接种环境和设备的无菌性有较高的要求,且成本较高,亟待寻找一种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改善接种环境的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方式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可以减少化学试剂和水分消耗,省去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环节,减少能耗,省去传统脱毒苗繁殖中对接种空间和设备的无菌高标准高投入的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包括温室,所述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框,支撑框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槽,方形孔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苗床盘,苗床盘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格子框,所述苗床盘内壁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培养棉,所述格子框的多个空格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定植板,所述定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定植孔,定植孔的内壁设置有定植棉,所述苗床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苗床盘的后侧连通有多个排水管,多个排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总管道,总管道的后侧设置有排水口。
[0005]为了方便对苗床盘内部供给营养液,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框的上方均设置有分支管,多个分支管的右端连通有供水管,供水管的前端贯穿温室并延伸至温室的的外侧,所述分支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管,安装管的内壁安装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与安装孔安装。
[0006]为了方便拆卸与安装苗床盘,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优选的,所述苗床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边框,边框的后端面与支撑框的前端面抵接。
[0007]为了稳定支撑多个苗床盘,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
[0008]为了使种苗间隔距离保持一定标准,进而提高马铃薯脱毒苗的生产质量,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室的尺寸为10m
×
20m
×
5m,多个所述支撑框两两之间距离均为0.9m,所述支撑框的高度为0.75m,所述苗床盘的尺寸为1.2m
×
1.2m
×
0.08m。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定植前用二氧化氯消毒粉对整个智能温室进行熏蒸消毒处理,对苗床、接种母苗盒、接种器具用酒精进行喷施、擦拭消毒处理,减少化学试剂和水分消耗,省去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环节、减少能耗,省去传统脱毒苗繁殖中对接种空间和设备的无菌高标准高投入的要求;
[0011]2)预先将营养液灌入苗床盘内并由培养棉吸收,然后将马铃薯侧芽扦插在定植孔中,定植孔内壁的定植棉可对苗芽达到紧固的作用,苗芽枝干的下端与培养棉接触,进而苗芽吸收培养棉中的营养液,以便苗芽长出根芽,生产的马铃薯脱毒水培苗较传统固体培养基生产的马铃薯脱毒苗健壮,大大提高了田间移栽的成活率,以实现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产提质增效。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温室、供水管和支撑框的横截面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分支管和支撑框的前视结构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苗床盘前视结构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图3的A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苗床盘后视结构图。
[0017]附图序号及名称:1、温室;2、供水管;201、分支管;202、安装管;203、软管;3、支撑框;301、方形孔槽;302、支架;4、苗床盘;401、边框;402、格子框;403、培养棉;404、安装孔;5、定植板;501、定植孔;502、定植棉;6、排水管;601、总管道;602、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包括温室1,温室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框3,支撑框3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槽301,方形孔槽3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苗床盘4,苗床盘4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格子框402,苗床盘4内壁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培养棉403,格子框402的多个空格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定植板5,定植板5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定植孔501,定植孔501的内壁设置有定植棉502,苗床盘4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04,苗床盘4的后侧连通有多个排水管6,多个排水管6的另一端连通有总管道601,总管道601的后侧设置有排水口602,温室1的尺寸为10m
×
20m
×
5m,多个支撑框3两两之间距离均为0.9m,支撑框3的高度为0.75m,苗床盘4的尺寸为1.2m
×
1.2m
×
0.08m。
[0021]本实施例中:定植前用二氧化氯消毒粉对整个智能温室进行熏蒸消毒处理,对苗床、接种母苗盒、接种器具用酒精进行喷施、擦拭消毒处理,减少化学试剂和水分消耗,省去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环节、减少能耗,省去传统脱毒苗繁殖中对接种空间和设备的无菌高
标准高投入的要求;预先将营养液灌入苗床盘4内并由培养棉403吸收,然后将马铃薯侧芽扦插在定植孔501中,定植孔501内壁的定植棉可对苗芽达到紧固的作用,苗芽枝干的下端与培养棉403接触,进而苗芽吸收培养棉403中的营养液,以便苗芽长出根芽,生产的马铃薯脱毒水培苗较传统固体培养基生产的马铃薯脱毒苗健壮,大大提高了田间移栽的成活率,以实现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产提质增效。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支撑框3的上方均设置有分支管201,多个分支管201的右端连通有供水管2,供水管2的前端贯穿温室1并延伸至温室1的的外侧,分支管20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管202,安装管202的内壁安装有软管203,软管203的另一端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包括温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框(3),支撑框(3)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方形孔槽(301),方形孔槽(3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苗床盘(4),苗床盘(4)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格子框(402),所述苗床盘(4)内壁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培养棉(403),所述格子框(402)的多个空格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定植板(5),所述定植板(5)的前端面开设有多个定植孔(501),定植孔(501)的内壁设置有定植棉(502),所述苗床盘(4)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04),所述苗床盘(4)的后侧连通有多个排水管(6),多个排水管(6)的另一端连通有总管道(601),总管道(601)的后侧设置有排水口(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框(3)的上方均设置有分支管(201),多个分支管(201)的右端连通有供水管(2),供水管(2)的前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丽王娟马海涛孟红梅陈自雄谭伟军徐祺昕何小谦水建兵何沂烔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