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23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包括床体,还包括固定于床体左右两侧外壁的两组固定盒、转动连接于两组固定盒内壁的两组滚筒、固定于两组滚筒外壁的两组包单以及用于固定两组包单的限位组件。该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通过相向拉动布环从而带动两组包单做相向移动,能够将平躺在床体上的患者全面包裹,此时滚筒发生旋转并带动转动轴旋转,从而驱动扭力弹簧压缩,这种设置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松开布环后,能够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将包单收纳到固定盒内部,并且这种设置操作更为方便,以防因患者(婴幼儿)运动幅度过大掉床、以防重症患者手脚暴露在CT检查床外、以防床单被ct检查床卡住,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约束装置
,具体为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0003]重症监护患者做CT,部分躁动患者因不自主运动,导致手或脚超出CT床。患者的床单有卡进CT床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设备的检测效果,一些癫痫患者容易掉落床体而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通过相向拉动布环从而带动两组包单做相向移动,能够将平躺在床体上的患者全面包裹,此时滚筒发生旋转并带动转动轴旋转,从而驱动扭力弹簧压缩,这种设置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松开布环后,能够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将包单收纳到固定盒内部,并且这种设置操作更为方便,以防因患者(婴幼儿)运动幅度过大掉床、以防重症患者手脚暴露在CT检查床外、以防床单被ct检查床卡住,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包括床体,还包括固定于床体左右两侧外壁的两组固定盒、转动连接于两组固定盒内壁的两组滚筒、固定于两组滚筒外壁的两组包单以及用于固定两组包单的限位组件。
[0008]优选的,两组所述滚筒端部皆通过两组转动轴转动于固定盒内壁,所述转动轴外壁外壁缠绕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贴合于固定盒内壁、另一端贴合于滚筒,设置扭力弹簧能够起到较好的伸缩效果,在不使用时可以方便将包单收纳到固定盒内部,避免包单受到污染的问题。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盒顶端皆固定有盖板,且盖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供包单进出的开口,这种设置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避免杂质进入到固定盒内部而导致滚筒和转动轴受到转动限制。
[0010]优选的,两组所述包单顶端皆缝合有布环,所述盖板顶端固定有固定柱,工作人员可以将布环套接在固定柱上达到限制布环移动的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远离包单一侧开设有与布环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与布环宽度相互匹配,设置凹槽可以方便布环套接,进而限制布环进入到固定盒内部而不方便拿取。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布袋、第二布袋、公扣和母扣,两组所述包单相向一侧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布袋和第二布袋,所述第一布袋外壁固定有公扣,所述第二布袋外壁固定有与公扣相对应的母扣,设置限位组件能够达到限制两组包单脱离的效果,确保了包裹患者时足够稳定。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盒、滚筒、转动轴、扭力弹簧、包单、布环、盖板、固定柱和凹槽,通过相向拉动布环从而带动两组包单做相向移动,能够将平躺在床体上的患者全面包裹,此时滚筒发生旋转并带动转动轴旋转,从而驱动扭力弹簧压缩,这种设置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松开布环后,能够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将包单收纳到固定盒内部,并且这种设置操作更为方便,以防因患者(婴幼儿)运动幅度过大掉床、以防重症患者手脚暴露在CT检查床外、以防床单被ct检查床卡住,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0016]2、该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布袋、第二布袋、公扣和母扣,通过将两组包单相向拉动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布袋上的公扣与第二布袋上的母扣进行固定,从而达到限制包单收纳的效果,这种方式操作更为方便,提升了包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固定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扭力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床体;211、固定盒;212、滚筒;213、转动轴;214、扭力弹簧;215、包单;216、布环;217、盖板;218、固定柱;219、凹槽;311、第一布袋;312、第二布袋;313、公扣;314、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4所示,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包括床体1,还包括固定于床体1左右两侧外壁的两组固定盒211、转动连接于两组固定盒211内壁的两组滚筒212、固定于两组滚筒212外壁的两组包单215以及用于固定两组包单215的限位组件。
[0025]两组滚筒212端部皆通过两组转动轴213转动于固定盒211内壁,转动轴213外壁外壁缠绕有扭力弹簧214,扭力弹簧214一端贴合于固定盒211内壁、另一端贴合于滚筒212,通过这种设置能够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在松开两组包单215后,扭力弹簧214由压缩状态转化为伸展状态从而驱动转动轴213和滚筒212反向旋转,进而将包单215再次收纳到固定盒211内部,确保包单215不会裸露在外部而发生污染的问题,两组固定盒211顶端皆固定有盖
板217,且盖板217中间位置开设有供包单215进出的开口,设置盖板217能够起到遮挡效果,只留一个可供包单215进出的开口,确保固定盒211内部会进入杂质而使转动轴213受到转动阻碍,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两组包单215顶端皆缝合有布环216,盖板217顶端固定有固定柱218,通过拉动布环216使其套接在固定柱218外壁,保证了两组包单215的稳定性,固定柱218远离包单215一侧开设有与布环216相对应的凹槽219,凹槽219宽度与布环216宽度相互匹配,布环216能够嵌入到凹槽219内部,进一步增强了两组包单215的稳定性,使包单215不会在扭力弹簧214的伸缩作用下全部进入到固定盒211内部,而导致布环216不便拉动的问题。
[0026]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布袋311、第二布袋312、公扣313和母扣314,两组包单215相向一侧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布袋311和第二布袋312,第一布袋311外壁固定有公扣313,第二布袋312外壁固定有与公扣313相对应的母扣314,通过将第二布袋312与公扣313相对应并进行相向按动,从而使第二布袋312和公扣313进行卡合固定,进而方便将伸出的两组包单215进行固定,确保两组包单215能够将患者全面包裹,保证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床体(1)左右两侧外壁的两组固定盒(211)、转动连接于两组固定盒(211)内壁的两组滚筒(212)、固定于两组滚筒(212)外壁的两组包单(215)以及用于固定两组包单(215)的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滚筒(212)端部皆通过两组转动轴(213)转动于固定盒(211)内壁,所述转动轴(213)外壁外壁缠绕有扭力弹簧(214),所述扭力弹簧(214)一端贴合于固定盒(211)内壁、另一端贴合于滚筒(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T室防患者跌床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盒(211)顶端皆固定有盖板(217),且盖板(217)中间位置开设有供包单(215)进出的开口。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佐琴冉光霖李美慧罗怀军黄裕宝王期昌李艾玲黄翎笺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