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05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箱顶部靠近中心处与固定架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方管,所述方管内部有第一T形杆,所述方管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支撑板、方管、第一T形杆、L形杆、套管、第二T形杆、回形框、转盘、第一齿块以及第二齿块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放置在搅拌箱内部的材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的效果,使得材料之间混合的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泥土的质量。程度上提高了混泥土的质量。程度上提高了混泥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泥土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泥土又叫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泥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泥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
[0003]目前,市场上使用到的混泥土浇筑装置不能够自动浇筑混泥土,且不能够对放置在搅拌箱内的材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箱顶部靠近中心处与固定架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方管,所述方管内部有第一T形杆,所述方管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T形杆底端贯穿第二开口内腔,所述第一T形杆外壁靠近底端处设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外壁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底端贯穿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搅拌箱内腔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回形框,所述回形框底部靠近中心处与L形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形框左右两侧内壁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齿块,所述回形框内部靠近中心处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齿块,且若干个所述第二齿块与若干个第一齿块相啮合,所述搅拌箱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集料罩,所述集料罩靠近中心处与搅拌箱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两个所述第四开口内腔插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搅拌箱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内腔插接有活塞,所述搅拌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万向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箱后侧靠近左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搅拌箱后侧靠近左侧顶部处开设有第六开口,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前端贯穿第六开口内腔并与转盘后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均匀分布在搅拌箱的底部,且若干个所述万向轮以搅拌箱的底部为中心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料罩的横截面为梯形设置,所述集料罩梯形结构较长的一边在上,且所述集料罩梯形结构较长的一边的外壁均与搅拌箱内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出料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和固定板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外壁均出料管内壁靠近顶部处相贴合,且所述活动板外壁套设有密封圈。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出料管、固定板、连接杆、弹簧、活动板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的自动浇筑混泥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支撑板、方管、第一T形杆、L形杆、套管、第二T形杆、回形框、转盘、第一齿块以及第二齿块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放置在搅拌箱内部的材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的效果,使得材料之间混合的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泥土的质量。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搅拌箱;2、万向轮;3、活塞;4、固定架;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支撑板;8、集料罩;9、搅拌轴;10、搅拌叶;11、方管;12、第一T形杆;13、L形杆;14、出料管;15、固定板;16、连接杆;17、弹簧;18、活动板;19、套管;20、第二T形杆;21、回形框;22、转盘;23、第一齿块;24、第二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
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包括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搅拌箱1顶部靠近中心处与固定架4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方管11,所述方管11内部有第一T形杆12,所述方管11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T形杆12底端贯穿第二开口内腔,所述第一T形杆12外壁靠近底端处设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外壁固定连接有L形杆13,所述第一T形杆12底端贯穿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10,所述搅拌箱1内腔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套管19,所述套管19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20,所述第二T形杆20底端固定连接有回形框21,所述回形框21底部靠近中心处与L形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浇筑混泥土的装置,包括搅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搅拌箱(1)顶部靠近中心处与固定架(4)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方管(11),所述方管(11)内部有第一T形杆(12),所述方管(11)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T形杆(12)底端贯穿第二开口内腔,所述第一T形杆(12)外壁靠近底端处设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外壁固定连接有L形杆(13),所述第一T形杆(12)底端贯穿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10),所述搅拌箱(1)内腔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套管(19),所述套管(19)底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20),所述第二T形杆(20)底端固定连接有回形框(21),所述回形框(21)底部靠近中心处与L形杆(1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形框(21)左右两侧内壁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齿块(23),所述回形框(21)内部靠近中心处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齿块(24),且若干个所述第二齿块(24)与若干个第一齿块(23)相啮合,所述搅拌箱(1)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集料罩(8),所述集料罩(8)靠近中心处与搅拌箱(1)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开口,两个所述第四开口内腔插接有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靠近中心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仕刚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玖佰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