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5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4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以及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对接臂。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对接臂以及用以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二压接脚。在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臂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压接脚沿所述第二对接臂的第二排布方向相互错位,从而有效避免了第二压接脚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有利于实现与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具有所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种具有所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种具有所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连接器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高速信号在电路板中的传输正在面临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另外,在将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时,特别是在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背对背安装时,如何简化系统结构、节省空间、节省周边元件的数量等也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电路板安装较为便利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0005]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的对接插槽;
[0006]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对接臂,所述第一对接臂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中,所述第一对接臂包括凸伸入所述对接插槽中的第一对接部;
[0007]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对接臂以及用以安装于电路板的第二压接脚,所述第二对接臂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中,所述第二对接臂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对接面(11)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11)的对接插槽(12);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2)包括第一对接臂(221),所述第一对接臂(221)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1)中,所述第一对接臂(221)包括凸伸入所述对接插槽(12)中的第一对接部(2211);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包括第二对接臂(321)以及用以安装于电路板(300)的第二压接脚(325),所述第二对接臂(321)延伸入所述绝缘本体(1)中,所述第二对接臂(321)包括凸伸入所述对接插槽(12)中的第二对接部(3211);所述第一对接部(22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3211)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舌板且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2)沿排布方向(A2)排布,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对接臂(321)沿所述排布方向(A2)相互对齐,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压接脚(325)沿所述排布方向(A2)相互错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对接臂(321)沿所述排布方向(A2)布置成一排,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压接脚(325)沿所述排布方向(A2)布置成两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模组(3),所述第二端子模组(3)包括第二绝缘块(3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块(31)的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2),所述第二对接臂(321)与所述第二压接脚(325)分别凸出所述第二绝缘块(31)的两侧;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包括与所述第二对接臂(321)相连的第一固定部(32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322)折弯的第二固定部(323)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323)折弯的第二折弯部(324),所述第二压接脚(325)自所述第二折弯部(324)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3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23)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块(31),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3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23)在所述排布方向(A2)相互对齐,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折弯部(324)的折弯方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块(31)包括第一固定块(311)以及第二固定块(312);所述第一固定部(322)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11),所述第二固定部(32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12);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郭荣哲陈宏基申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