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4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前高后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角度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
,特别是指一种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成人脊柱矫形手术中,矢状面上力线能否恢复是影响术后获得理想手术结果的关键因素。用于矫正局限性后凸畸形的传统方法包括基于后凸的截骨术,包括Smith

Petersen截骨术(SPO)、椎弓根减法截骨术(PSO)和椎柱切除术(VCR)等三柱截骨术。虽然已证实对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有效,但这些技术与显著的发病率相关,包括延长手术时间、神经并发症和大量失血。这些手术相对较高的并发症率(SPO高达28%,VCR高达61%)已被证明与截骨的范围有关。通过侧方后腹膜入路的微创侧方椎间融合术(LIF)最近作为一种治疗多种脊柱疾病的手段被引入,能够有效的降低包括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恢复时间过长导致的脊柱畸形。前柱松解结合前柱复位是一种替代三柱截骨术的椎弓根减法截骨(PSO)来恢复矢状面平衡的技术。
[0003]目前,腰椎椎间融合器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术式,1、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经后路椎管完成椎间融合,以获得腰椎前中柱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前高后低,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角度为15
°‑
30
°
;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前壁上设有至少四个交叉锁定固定孔(2),每个固定孔(2)内设有一个用于固定至椎体的紧固件(3),紧固件(3)上下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角度为22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和紧固件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两个紧固件倾斜向上,另外两个紧固件倾斜向下;矢状面内倾斜向上的紧固件和倾斜向下的紧固件之间的角度为70
°
~100
°
,和/或,水平面内两倾斜向上的紧固件之间的角度以及两倾斜向下的紧固件之间的角度均为5
°
~3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前方入路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两倾斜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马信龙王征张一鸣甄超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