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床
[0001]本技术涉及检查用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影像科室检查用床,对于移动不方便需要拍片的人来说,躺倒床上非常的困难,且床位的高低,无法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现如今,人们对个人卫生有比较高低要求,当一个人检查过后,需要医护人员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这样不仅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费时费力;当医院的紧急床位不够的时候,影像科检查用床移动较为不便,无法快速的去应急;当拍摄需要患者侧身的时候,这时患者长时间的侧躺较难维持,对于一般的检查用床来说,无辅助装置,较为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床,通过螺杆与第一套筒的配合,能够实现床位的升降和方位的变换,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的上下床不便利的问题,通过背板、腿板、连杆、蜗轮、蜗杆以及第二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直接躺下的恐惧,通过设置无菌罩,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问题,通过在底座设置万向轮和推杆,有效的解决了检查用床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床,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左侧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背板(2),所述座板(1)的右侧设有一个可转动且长短可调的腿板(3),所述背板(2)的右端设有可转动的连杆(4),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腿板(3)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座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套筒(5),所述座板(1)的下部设有可移动的一个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上端设有一个螺杆(7),螺杆(7)与第一套筒(5)螺纹连接,所述底座(6)的上部左侧设有一个第一挡板(8),所述底座(6)的上部后侧设有一个第二挡板(9),所述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和第一套筒(5)相互配合形成座板(1)的限位结构,所述底座(6)的后端设有一个长短可调的推杆(10),所述背板(2)的左侧设有可抽拉的无菌罩(11),所述背板(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支撑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转轴(13),所述背板(2)的右侧设有一个第二套筒(14),所述第二套筒(14)套接于转轴(1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套筒(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15),所述第二套筒(14)的外侧固定套装有一个蜗轮(16),蜗轮(16)的右侧啮合有一个蜗杆(17),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与蜗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