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79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包括无线网桥本体和转动调节支架,无线网桥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总控制器;转动调节支架与无线网桥本体连接,转动调节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第三调节支架组件和支架控制器组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与第二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一方向转动调节;第二调节支架组件与第三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二方向转动调节,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支架控制器组件与总控制器电连接,支架控制器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的运转。本申请的无线网桥装置可以实现对无线网桥本体三维角度的自动调节。动调节。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网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传输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网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树木、大楼等障碍物的阻碍,这种阻碍都会对网桥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为了防止信号受到障碍物的阻碍,在施工安装时应尽量避开建筑物,防止信号受到阻隔,满足两端相互可视的传输条件,即天线传播的菲涅尔区内不能有障碍物或者潜在障碍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发射天线必须高于障碍物足够的高度来使它和接收天线之间保持视线路径。这就导致往往网桥安装在海拔较高的区域,而目前网桥产品需要人工参与进行调试,调试效率和安全性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可以自动调节无线网桥装置,实现三维调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包括无线网桥本体和转动调节支架,无线网桥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总控制器;转动调节支架与无线网桥本体连接,转动调节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第三调节支架组件和支架控制器组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与第二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一方向转动调节;第二调节支架组件与第三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二方向转动调节,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支架控制器组件与总控制器电连接,支架控制器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的运转。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无线网桥装置,通过设置转动调节支架,使得无线网桥本体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支架自动控制无线网桥本体,转动调节支架包括三个组件以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旋转,以实现三维调节;通过在转动调节支架中设置支架控制器组件,以使得支架控制器组件与总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总控制器与支架控制器组件共同作用控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第三调节支架组件和支架控制器组件三个组件,实现自动调节支架控制器组件实现三维转动调节,以使得可以对无线网桥本体实现三维角度的调节,以使得无线网桥本体自动调整到所需求的标准,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无线网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图1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第一调节支架组件和第二调节支架组件装配的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第二调节支架组件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装配的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本技术和第二调节支架组件一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包括无线网桥本体100和转动调节支架200,其中,无线网桥本体100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壳体110内部的总控制器(图未示);转动调节支架200与无线网桥本体100连接,转动调节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组件210、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和支架控制器组件240,第一调节支架组件210与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转动连接,绕第一方向D1转动调节;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与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转动连接,绕第二方向D2转动调节,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交叉,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与总控制器电连接,支架控制器组件240用于控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210、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的运转。
[0014]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桥装置,通过设置转动调节支架200,使得无线网桥本体100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支架200自动控制无线网桥本体100,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调节支架200包括三个组件以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旋转,从而实现三维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动调节支架200中设置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以使得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与总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总控制器与支架控制器组件240共同作用控制第一调节支架组件210、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和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三个组件,实现自动调节支架控制器组件240,实现三维转动调节,以使得实现对无线网桥本体100的三维角度的调节,使得无线网桥本体100可以自动调整到所需求的标准。
[001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为垂直于图2中的纸面,使得无线网桥本体100上下翻转;第二方向D2为图2中的竖直方向,使得无线网桥本体100左右旋转,以使得转动调节支架200实现三维转动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之间形成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或钝角。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与总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不能申请实施例中,支架控制器组件240与总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调节支架组件210包括第一支架211和第一驱动件212,第一支架211与无线网桥本体100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11沿第一方向D1设置第一轴孔213;第二调节支架组件220包括第二支架221和第二驱动件222,第二支架221上分别设置第二轴孔227和第三轴孔223,第二轴孔227沿第一方向D1设置,第三轴孔223沿第二方向D2设置;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设置第四轴孔231,第四轴孔231沿第二方向D2设置;第一驱动件212连接于第一支架211的第一轴孔213和第二支架221的第二轴孔227,使得第一支架211与第二支架221绕第一方向D1转动;第二驱动件222连接于第二支架221的第三轴孔223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的第四轴孔231,以使得第二支架221与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绕第二方向D2转动。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212和第二驱动件222两个驱动件,第一驱
动件212可以驱动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相对转动,以带动无线网桥本体100绕第一方向D1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222驱动第二支架221相对于第三调节支架组件230转动,以使得第二支架221带动第一支架211及无线网桥本体100沿着第二方向D2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无线网桥本体100沿着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转动。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12和第二驱动件222为无刷电机,更为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刷电机设置通孔(图未标),以便于与第一驱动件212和第二驱动件222的连接的导线通过。第一驱动件212可以安装第一轴孔213和第二轴孔227以带动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转动;第二驱动件222可以安装第三轴孔223和第四轴孔231,以使得第二驱动件222带动第二支架221和第三调节支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网桥本体,所述无线网桥本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总控制器;转动调节支架,所述转动调节支架与所述无线网桥本体连接,所述转动调节支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组件、第二调节支架组件、第三调节支架组件和支架控制器组件,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一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转动连接,绕第二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支架控制器组件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支架控制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组件、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的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无线网桥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所述第二轴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轴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设置第四轴孔,所述第四轴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二轴孔,使得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第三轴孔和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的第四轴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平面板体和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固定于所述平面板体上,所述第一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转动部、以及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二轴孔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转动部上,所述第三轴孔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部上,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转动部用于以夹持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所述第三调节支架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转动部,所述第四轴孔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第四转动部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健伟王乾坤谢孝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