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开棉联合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55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湿开棉联合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脚垫,所述底座上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粗开箱,所述粗开箱上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储料板,所述储料板上端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粗开箱固定连通,所述粗开箱前端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电机的传动端延伸至粗开箱的内部。该湿开棉联合机组,在第二进料口的右端设置挡板可对湿棉起到引导的作用,避免在向细开箱内部传输时出现堵料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传输效率,同时利用细开箱与粗开箱的高度差,可在粗开箱开棉后无需在中间进行二次传送,有效的提高了节能性,同时可降低该装置的占用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场地的利用率。的利用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开棉联合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湿开棉
,具体为湿开棉联合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开棉机就是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0003]现有的湿开棉机组,在进行开棉时,由于分为不同步骤需要进行不同的开棉工作,使得机器连贯性不强,连接处需要使用传递结构进行传递,导致生产能耗较高,且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湿开棉联合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湿开棉机组,在进行开棉时,由于分为不同步骤需要进行不同的开棉工作,使得机器连贯性不强,连接处需要使用传递结构进行传递,导致生产能耗较高,且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湿开棉联合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脚垫,所述底座上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粗开箱,所述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开棉联合机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脚垫(2),所述底座(1)上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粗开箱(3),所述粗开箱(3)上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储料板(4),所述储料板(4)上端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口(5),所述第一进料口(5)与粗开箱(3)固定连通,所述粗开箱(3)前端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电机(6),所述第一输送电机(6)的传动端延伸至粗开箱(3)的内部,所述粗开箱(3)前端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上粗开电机(7),所述上粗开电机(7)的传动端延伸至粗开箱(3)的内部,所述上粗开电机(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粗开电机(8),所述下粗开电机(8)的传动端延伸至粗开箱(3)的内部,所述粗开箱(3)内部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传输带一(9),所述传输带一(9)联动端与第一输送电机(6)的传动端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开棉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开箱(3)内部的左端位于传输带一(9)的上方活动安装有上粗开辊(10),所述上粗开辊(10)的前端与上粗开电机(7)的传动端活动连接,所述上粗开辊(10)的下端活动安装有下粗开辊(11),所述下粗开辊(11)的前端与下粗开辊(11)活动连接,所述粗开箱(3)内部中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顺棉板(12),所述顺棉板(12)的下端延伸至传输带一(9)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开棉联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开箱(3)右端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细开箱(15),所述细开箱(15)上端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3),所述第一出料口(13)右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棉板(14),所述粗开箱(3)的右端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渊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恒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