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
[0001]本技术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组装流水线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的组装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的组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组装流水线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工件表面贴附有保护膜,在装配之前需要将这层薄膜撕除,市场上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先人工或者用撕膜设备将该薄膜撕除,随后再将产品进行组装,采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产品在多次流转过程中受到污染及损伤,并且产品撕膜及组装都需要进行传送及定位,工序过多,导致撕膜及组装效率低下,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容易导致组装后的产品不良率陡升,同时,现有的组装流水线上缺少保压机构,从而使得组装后的产品结构稳定性较差。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组装流水线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料盘传送线(1),两条所述料盘传送线(1)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安装空间;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中的工件撕膜机构(61),其用于撕除工件表面的薄膜(693),薄膜(693)贴附在工件本体(692)的下表面并从工件本体(692)的边缘突出以形成至少一个夹持部;工件搬运机构(63),其一端延伸至所述料盘传送线(1)的上游,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件撕膜机构(61)的旁侧;组装机械手(66),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工件撕膜机构(61)相邻;其中,所述组装机械手(66)上安装有组装吸取模组(651);每条料盘传送线(1)上与所述工件撕膜机构(61)相对处均设有组装工位,每条料盘传送线(1)上设有位于所述组装工位的下游的自重保压机构(65);所述料盘传送线(1)中周期性地传送有载有产品的料盘(694);所述组装吸取模组(651)在所述组装机械手(66)的驱动下周期性地吸取撕膜后的工件并将该工件转移至组装工位处的料盘(694)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后产品随料盘(694)被料盘传送线(1)传送至自重保压机构(65)处进行保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保压机构(65)包括:中心保压杆(653);至少两块围绕所述中心保压杆(653)的外周布置的周向保压块;以及中心配重块与至少两块周向配重块;其中,所述中心配重块下压于所述中心保压杆(653)的顶端使得所述中心保压杆(653)下压于工件(69)的中心区域;每块所述周向配重块下压于相应一块所述周向保压块顶端使得所述周向保压块下压于工件(69)的周向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配重块与所述中心保压杆(653)构成中心保压组件,每一块所述周向配重块与相应一块所述周向保压块构成相应一组周向保压组件,所述中心保压组件的重量与任意一组所述周向保压组件的重量均不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块所述周向保压组件的重量均不相同。5.如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压支撑架(6581),所述保压支撑架(658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保压通孔(65811),所述保压支撑架(6581)中设有位于所述保压通孔(65811)的正下方的顶推组件(68),待保压的工件(69)在所述顶推组件(68)的顶推下推向所述保压支撑架(6581)的顶部并使得工件(69)的待保压区域在所述保压通孔(65811)中露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及保压一体式组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工位处还设有用于将产品上的折耳(6912)进行拨正的折耳拨正机构(63),所述折耳(6912)安装于产品上并从该产品出发水平或带一张开角地至少近似沿产品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折耳(6912)拨正机构包括:拨正机架(634);
拨正驱动器(6321),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磊,袁文卿,肖夕全,谢献民,王宇,周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