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040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包括:捕获钩、捕获网、阻尼单元、牵引车及链锁;所述牵引车是整个系统的支撑底座;所述捕获网通过阻尼单元安装在牵引车上,其中,两个以上阻尼单元分布在捕获网四周,每个阻尼单元的一端与捕获网的底部铰接,另一端与牵引车铰接;两个所述捕获钩安装在所述无人机的底部,用于与捕获网进行锁紧配合,实现无人机与所述捕获网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垂直起降无人机着舰回收过程中的落地保护、快速锁定问题,同时兼顾无人机机体回收后的牵引入库问题。体回收后的牵引入库问题。体回收后的牵引入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舰载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战争日渐呈现无人化,上舰成为无人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垂直起降无人机可实现垂直降落,对场地要求较低,更加符合舰载要求。相较于陆基回收,舰载回收需应对更复杂的海况环境,表现为舰体晃动影响甲板水平从而导致机体降落后易发生侧翻,落地后无人机在甲板上滑动碰撞舰面建筑物导致的舰机损坏。因而,为保证无人机在复杂海况下的安全回收,需要考虑辅助回收系统,以解决垂起无人机回收过程中的落地保护以及快速锁定等问题。
[0003]现有的舰载无人机回收方式有天钩回收、撞网回收、拦阻回收等多种方式,受限于机体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特点,均不可直接应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此外,针对直升机的舰载回收问题,有鱼叉格栅和拉降两种成熟的助降方式,但其附加结构重量较大,系统相对复杂,且直升机与垂直起降无人机在操纵精度及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故上述助降方式难以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钩(1)、捕获网(2)、阻尼单元(3)、牵引车(4)及链锁(5);所述牵引车(4)是整个系统的支撑底座,在执行回收无人机任务时,通过链锁(5)与舰船甲板快速固定;在未执行回收无人机任务时,不与舰船甲板连接,同时作为快速移动平台,用于回收无人机前的快速移动布置及回收无人机后系统的牵引入库;所述捕获网(2)通过阻尼单元(3)安装在牵引车(4)上,其中,两个以上阻尼单元(3)分布在捕获网(2)四周,每个阻尼单元(3)的一端与捕获网(2)的底部铰接,另一端与牵引车(4)铰接;两个所述捕获钩(1)安装在所述无人机的底部,用于与捕获网(2)进行锁紧配合,实现无人机与所述捕获网(2)的连接;且两个捕获钩(1)沿无人机机体的纵向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的车体采用刚性框架结构,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一个导向前轮(41)及一个前置把手(43),另一端设有两个后轮(42);且车体上设有用于与阻尼单元(3)连接的安装耳片(44)及与链锁(5)连接的耳环(45);所述前置把手(43)与车体铰接;所述链锁(5)一端系于舰船甲板上,另一端通过钩子(51)扣住牵引车(4)的耳环(45)后,通过螺母(52)调紧链锁(5)的松紧程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着舰辅助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钩(1)为对称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竖直部分作为捕获钩(1)的两个主钩(11),U形结构的内部设有两个与所述主钩(11)平行的支杆,作为捕获钩(1)的两个辅钩(12),其中,一个主钩(11)和距离其最近的一个辅钩(12)组成一组钩组,主钩(11)和与其对应辅钩(12)之间形成U型槽;每组钩组的U型槽内安装有两个并列的簧片(13),每个簧片(13)均为U形杆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冬李波涛唐春韩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海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