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2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铰接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微型气泵对气囊充气,气囊对患者血管进行压迫,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设定好的压力值时,控制器将微型气泵关闭,当医护人员注射完成之后,通过控制器分别启动微型气泵和温包,温包受热膨胀,推杆伸长使推块推动弹片,由于弹簧回弹力,则弹片被弹出第三凹槽,顶板被打开,本装置能自动绑紧和解绑束脉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对于不同经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手腕粗细的患者,能准确控制绑紧力度。能准确控制绑紧力度。能准确控制绑紧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弹丸注射是核医学检查中常用的显像剂注射技术,在注射点近心端结扎止血带,静脉内快速推注小体积高浓度放射性药物,然后快速松开止血带,未经稀释的药液随血流快速进入相应器官,形似“弹丸”,在进行弹丸注射时,会用到束脉带。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束脉带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动绑紧和解绑,费时费力,且主要依靠经验,对于不同手腕粗细的绑紧力度不能准确控制。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以解决目前使用的束脉带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动绑紧和解绑,费时费力,且主要依靠经验,对于不同手腕粗细的绑紧力度不能准确控制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铰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微型气泵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一侧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连通,所述顶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第三凹槽与弹片相匹配,所述弹片底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凹槽内部设有温包,所述温包一侧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顶板和底板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与底板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
[0009]优选的,所述微型气泵、压力传感器和温包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气囊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由记忆棉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患者将手腕放置在底板顶部,然后将顶板向下转动,使弹片与第三凹槽卡接,此时弹簧被压缩,通过控制器启动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对患者血管进行压迫,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设定好的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微型气泵关闭,则微型气泵停止对气囊充气,当医护人员注射完成之
后,通过控制器分别启动微型气泵和温包,温包受热膨胀,使温包中的推杆伸长,推杆伸长使推块推动弹片,由于弹簧回弹力,则弹片被弹出第三凹槽,顶板被打开,向上转动顶板,此时患者可抽出手腕,同时微型气泵对气囊进行抽气,使气囊内压力减小,本装置能自动绑紧和解绑束脉带,省时省力,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对于不同经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手腕粗细的患者,能准确控制绑紧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4]2、通过设有由记忆棉材料制成的缓冲块有利于保护患者皮肤,防止挤压力过大损坏皮肤,防滑层增大摩擦力,提高底座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底座滑动,影响医护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底座;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微型气泵;5、底板;6、顶板;7、气囊;8、压力传感器;9、进气口;10、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12、连接块;13、弹片;14、推板;15、弹簧;16、温包;17、推杆;18、推块;19、控制器;20、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内部设有微型气泵4,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顶部铰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气囊7一侧设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与微型气泵4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0,所述第三凹槽10一侧设有第四凹槽11,所述第三凹槽10与第四凹槽11相连通,所述顶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13,所述第三凹槽10与弹片13相匹配,所述弹片13底部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与底座1之间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推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凹槽11内部设有温包16,所述温包16一侧设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18,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控制器19,在使用时,患者将手腕放置在底板5顶部,然后将顶板6向下转动,使弹片13与第三凹槽10卡接,此时弹簧15被压缩,通过控制器19启动微型气泵4,微型气泵4对气囊7进行充气,气囊7对患者血管进行压迫,当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设定好的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9,控制器19接
收到信号后将微型气泵4关闭,则微型气泵4停止对气囊7充气,当医护人员注射完成之后,通过控制器19分别启动微型气泵4和温包16,温包16受热膨胀,使温包16中的推杆17伸长,推杆17伸长使推块18推动弹片13,由于弹簧15回弹力,则弹片13被弹出第三凹槽10,顶板6被打开,向上转动顶板6,此时患者可抽出手腕,同时微型气泵4对气囊7进行抽气,使气囊7内压力减小,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微型气泵4停止工作,温包16恢复原来状态,便于下次使用,本装置能自动绑紧和解绑束脉带,省时省力,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对于不同经验的医护人员和不同手腕粗细的患者,能准确控制绑紧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00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6和底板5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6与底板5相匹配,方便放置患者手腕,提高患者舒适度。
[00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槽2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方便放置患者手腕,提高患者舒适度。
[0027]进一步的,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丸注射用束脉带自动松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内部设有微型气泵(4),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顶部铰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气囊(7)一侧设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与微型气泵(4)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0),所述第三凹槽(10)一侧设有第四凹槽(11),所述第三凹槽(10)与第四凹槽(11)相连通,所述顶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13),所述第三凹槽(10)与弹片(13)相匹配,所述弹片(13)底部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与底座(1)之间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推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娟谭政良梁艳刘乐杜永亮李建曹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