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氛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07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香氛体,包括:壳体、检测电极、数个探测电路和香氛介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检测电极为两个,两个检测电极安装在壳体上,检测电极能从壳体的外部接触。数个探测电路中的每一个包括串联的电阻和探针,探针伸入到壳体的容纳腔中,数个探测电路的探针分别位于容纳腔内的不同高度。香氛介质放置在容纳腔中,香氛介质能导电。其中,探测电路连接在检测电极之间,探针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导通,探针不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断开,香氛介质体积变化,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通过检测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来确定香氛介质的体积变化。该香氛体能通过检测电阻来了解香氛介质的使用情况和剩余容量。况和剩余容量。况和剩余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香氛体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内饰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座舱乘员对健康舒适的座舱提出的更多需求,车内的空气环境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车内空气环境除了空气质量以外,车内的气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车内空间较为狭小并且多数情况下是密闭空间,因此很多车主喜欢使用车载香氛来调节车内气味。
[0003]目前使用的车载香氛主要是外挂式的香氛包或者香氛瓶,车主会将香氛包或者香氛瓶悬挂于车内后视镜或夹持在空调出风口的位置。香氛包或者香氛瓶不具备主动的香氛释放调节能力,香氛释放速度难以控制。由于摆放位置的关系,在阳光直射或者空调打开时香氛释放速度较快,容易导致香味过于浓烈,可能产生头晕目眩,恶心等症状,不利于座舱乘员的身心健康。同时香氛释放过快使得香氛使用速度过快,需要频繁更换香氛。
[0004]此外,目前的外挂式香氛一般每次只使用一个,香味单一,不能进行选择。而且根据新的交通法规,车内的装饰物件可能存在遮挡视线、干扰驾驶等隐患。
[0005]总结而言,现有的车载香氛设备不能满足座舱乘员对于车内空气环境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香氛体,是车载香氛设备的一个重要零部件。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香氛体,包括:壳体、检测电极、数个探测电路和香氛介质。
[0008]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
[0009]检测电极为两个,两个检测电极安装在壳体上,检测电极能从壳体的外部接触;
[0010]数个探测电路中的每一个探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探针,探针伸入到壳体的容纳腔中,数个探测电路的探针分别位于容纳腔内的不同高度;
[0011]香氛介质放置在容纳腔中,香氛介质能导电;
[0012]其中,探测电路连接在检测电极之间,探针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导通,探针不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断开,香氛介质体积变化,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通过检测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来确定香氛介质的体积变化。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探针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香氛体包括四个探测电路:
[0015]第一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上部,对应香氛介质的高容量位置;
[0016]第二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中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中容量位置;
[0017]第三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下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低容量位置;
[0018]第四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底壁上,对应香氛介质的耗尽位置。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三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三电路R3,第四探测电路中串联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各不相同。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为高容量,第一探测电路、第二探测电路、第三探测电路和第四探测电路均导通并且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两个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R为:
[0021][0022]其中R为两个检测电极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为中容量,第一探测电路断开,第二探测电路、第三探测电路和第四探测电路导通并且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两个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R为:
[0024][0025]其中R为两个检测电极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为低容量,第一探测电路和第二探测电路断开,第三探测电路和第四探测电路导通并且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两个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R为:
[0027][0028]其中R为两个检测电极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耗尽,第一探测电路、第二探测电路和第三探测电路均断开,第四探测电路导通,两个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R为:
[0030]R=R4
[0031]其中R为两个检测电极之间测得的电阻值。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为液体、胶体或者固体,香氛介质为导电介质。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是挥发性介质。
[0034]本技术的香氛体能通过检测电阻来了解香氛介质的使用情况和剩余容量,作为一个零部件与车载香氛设备配合使用能实现自动化的车内香氛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香氛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香氛介质处于高容量。
[0036]图2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香氛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香氛介质处于中容量。
[0037]图3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香氛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香氛介质处于低容量。
[0038]图4揭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香氛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香氛介质处于耗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香氛体,该香氛体包括:壳体101、检测电极102、数个探测电路和香氛介质104。
[0040]壳体101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111,壳体101的内部形成容纳腔。
[0041]检测电极102为两个,两个检测电极102安装在壳体上,检测电极102能从壳体的外部接触。从壳体101的外部直接接触两个检测电极102,就能够检测两个检测电极102之间的电阻值。
[0042]数个探测电路中的每一个探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探针,探针伸入到壳体的容纳腔中,数个探测电路的探针分别位于容纳腔内的不同高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香氛体包括四个探测电路:第一探测电路、第二探测电路、第三探测电路和第四探测电路。第一探测电路的探针131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上部,对应香氛介质的高容量位置,第一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探测电路的探针132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中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中容量位置,第二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三探测电路的探针133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下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低容量位置,第三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三电路R3。第四探测电路的探针134位于壳体的底壁上,对应香氛介质的耗尽位置,第四探测电路中串联第四电阻R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各不相同。
[0043]香氛介质104放置在容纳腔中,香氛介质104能导电。在一个实施例中,香氛介质104为液体、胶体或者固体,香氛介质为导电介质,香氛介质是挥发性介质。由于壳体101的顶部具有透气孔111,挥发性的香氛介质会通过透气孔111挥发。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挥发的香氛介质越来越多,壳体中剩余的香氛介质就越来越少,容纳腔中的香氛介质的体积不断减小。为了控制香氛介质能够以稳定的速率持续释放,壳体除了顶部的透气孔111以外,没有其他的开孔,壳体的其余部分是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氛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透气孔,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为两个,两个检测电极安装在壳体上,检测电极能从壳体的外部接触;数个探测电路,每一探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探针,探针伸入到壳体的容纳腔中,数个探测电路的探针分别位于容纳腔内的不同高度;香氛介质,香氛介质放置在容纳腔中,香氛介质能导电;其中,探测电路连接在检测电极之间,探针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导通,探针不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断开,香氛介质体积变化,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通过检测检测电极之间的电阻来确定香氛介质的体积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氛体,其特征在于,探针接触到香氛介质的探测电路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氛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探测电路:第一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上部,对应香氛介质的高容量位置;第二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中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中容量位置;第三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侧壁的下部,对应香氛介质的低容量位置;第四探测电路的探针位于壳体的底壁上,对应香氛介质的耗尽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氛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三探测电路中串联第三电路R3;第四探测电路中串联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凌韩瑜彭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