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06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包括小储瓶、连接袋、集尿瓶、挂环、引流导管、第一控制阀、小储瓶排液管、第二控制阀、集尿瓶排液管与尿量汇总计量纸;连接袋顶部与小储瓶的外壁密封连接,集尿瓶的顶部与连接袋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由于集尿瓶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集尿瓶在患者每次排尿后就能够方便、准确、清晰的计量每次的尿量,无需再次倒入其他计量工具中计量;设置的小储瓶便于留取定量、无污染的晨尿;集尿瓶与连接袋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小储瓶内的晨尿导入尿检试管中;同时在连接袋上设置尿量汇总计量纸便于对患者24小时的尿量根据多次的尿量累加记录,尿量汇总计量纸采用热敏纸,直接用指甲在纸上划线标记尿量。标记尿量。标记尿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

: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

技术介绍
:
[0002]留置导尿是临床为了准确记录尿量、解决患者排尿困难而进行的一项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护理操作,集尿袋是尿失禁、截瘫、长期卧床等一些排尿困难病人留置导尿必备的尿液收集用品。
[0003]监测病人24小时尿量是观察病人(比如心衰病人、临床常见严重水肿或病情危重等病人)病情的重要指标,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在的集尿袋均是采用医用PVC材质制成,比较柔软,而集尿袋一般是悬挂于病床侧边床栏上,当尿液进入集尿袋后由于重力原因尿液会沉积在集尿袋底部,使设置于集尿袋上的尿量刻度失去准确性,势必影响治疗效果,于是,临床上,医护人员要求患者家属用带有刻度的尿壶或者量瓶对尿量进行二次测量来准确测量尿量并进行记录,再将24小时内多次尿的多次测量结果相加就得出了24小时尿量的数值,过程复杂;特别是患者需要留晨尿时,现有的集尿袋不能定量留取且使用不方便,容易造成尿液标本污染;同时在将每次排尿的尿量测量好后一般都是需要患者或者陪护人员记录在一张纸上,在实际中,患者或者陪护人员不是忘记记录每次的尿量就是容易把记录用的纸丢失,造成数据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准确测量24小时尿量、便于定量、无污染的留晨尿及便于记录尿量的集尿袋。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包括小储瓶、连接袋、集尿瓶、引流导管、第一控制阀、小储瓶排液管、第二控制阀、集尿瓶排液管;引流导管一端连接于小储瓶顶部,小储瓶底部连接有小储瓶排液管;连接袋顶部与小储瓶的外壁密封连接,将小储瓶排液管包裹在连接袋内;集尿瓶的顶部与连接袋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集尿瓶底部连接有集尿瓶排液管;在引流导管、小储瓶排液管、集尿瓶排液管上安装有控制管路开闭的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在小储瓶与集尿瓶上设有测量尿量的刻度线及刻度值且小储瓶上的最大刻度值小于集尿瓶上的最大刻度值。
[0006]优选的,所述小储瓶排液管的底端延伸入集尿瓶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小储瓶与集尿瓶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连接袋采用透明的软质医用PVC材质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尿袋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小储瓶或连接袋顶部的挂环,挂环可将集尿袋悬挂于病床侧边床栏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与连接袋的可拆卸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形结构,所述集尿瓶与连接袋通过螺纹旋接。
[0010]进一步的,在连接袋正面设有尿量汇总计量纸;在所述尿量汇总计量纸上标记有
刻度;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所述的连接袋正面。
[0011]优选的,所述的尿量汇总计量纸采用热敏纸,可直接用指甲在热敏纸上划线标记尿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截流片,截流片整体为方形,在截流片中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管路开放槽与管路闭合槽,管路开放槽的宽度大于管路闭合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扣合式排放阀,包括阀体与阀盖,阀体内部中空、前后端、顶面开放,阀盖后端铰接在阀体后端上部,在阀盖底面中部设有与阀盖垂直的管路闭合凸块,在阀盖前端左右侧面设有两个卡合凸缘,在阀体前端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与卡合凸缘卡接的卡合凹槽。
[0014]优选的,所述卡合凹槽的顶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高点处于阀体的内壁上。
[0015]进一步的,在阀体的内壁上设有管路的定位粘贴层。
[0016]优选的,该定位粘贴层为双面胶。
[001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由于将集尿瓶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集尿瓶在患者每次排尿后就能够方便、准确、清晰的计量每次的尿量,无需再次倒入其他计量工具中计量;设置的小储瓶便于留取定量、无污染的晨尿;集尿瓶与连接袋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小储瓶内的晨尿导入尿检试管中;同时在连接袋上设置有尿量汇总计量纸,便于对患者24小时的尿量根据多次的尿量累加记录,尿量汇总计量纸采用热敏纸,可直接用指甲在纸上划线标记尿量。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9]附图2是本技术第一控制阀6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是本技术第二控制阀8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4是本技术阀体81上卡合凹槽811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0023]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小储瓶18第二控制阀82连接袋281阀体813集尿瓶3811卡合凹槽8114挂环482阀盖825引流导管5821管路闭合凸块8216第一控制阀6822卡合凸缘82261管路开放槽6183定位粘贴层8362管路闭合槽629集尿瓶排液管97小储瓶排液管710尿量汇总计量纸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及附图1,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包括小储瓶1、连接袋2、集尿瓶3、引流导管5、第一控制阀6、小储瓶排液管7、第二控制阀8、集尿瓶排液管9,所述小储瓶1与集尿瓶3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使小储瓶1与集尿瓶3形状固定,在进行尿液计量时,计量准确,连接袋2采用透明的软质医用PVC材质制成,便于包装;引流导管5一端连接于小储瓶1顶部,另一端连接留置于患者体内的导尿管,小储瓶1底部连接有小储瓶排液管7;连接袋2顶部与小储瓶1的外壁密封连接,将小储瓶排液管7包裹在连接袋2内;集尿瓶3的顶部与连接袋2的底部连接,集尿瓶3与连接袋2的连接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形结构,所述集尿瓶3与连接袋2通过螺纹旋接,连接稳定,便于拆装;集尿瓶3底部连接有集尿瓶排液管9;在引流导管5、小储瓶排液管7、集尿瓶排液管9上安装有控制管路开闭的第一控制阀6或第二控制阀8;在小储瓶1与集尿瓶3上设有测量尿量的刻度线及刻度值,且小储瓶1的刻度范围小于集尿瓶3的刻度范围,小储瓶1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最小格的数值小于集尿瓶3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最小格的数值,如:小储瓶1的最大刻度为100ml,集尿瓶3最大刻度为2500ml,小储瓶1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为5ml,集尿瓶3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数值为50ml,小储瓶1的刻度精确度更高。
[0027]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说明了小储瓶1与集尿瓶3使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但考虑到便于包装等原因,小储瓶1与集尿瓶3可以采用类似于硅胶负压引流球的透明硅胶材料制成,该材料制作的小储瓶1与集尿瓶3在不受外力时能够保持原始形状(如圆柱形),在受外力时,可以压扁,当外力撤除时又能恢复到原始形状(如圆柱形)。
[0028]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储瓶排液管7的底端延伸入集尿瓶3内部,使尿液从小储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储瓶(1)、连接袋(2)、集尿瓶(3)、挂环(4)、引流导管(5)、第一控制阀(6)、小储瓶排液管(7)、第二控制阀(8)、集尿瓶排液管(9),所述小储瓶(1)与集尿瓶(3)采用透明的硬质硅胶材料制成,连接袋(2)采用透明的软质医用PVC材质制成;挂环(4)固定安装于小储瓶(1)或连接袋(2)顶部;引流导管(5)一端连接于小储瓶(1)顶部,小储瓶(1)底部连接有小储瓶排液管(7);连接袋(2)顶部与小储瓶(1)的外壁密封连接,将小储瓶排液管(7)包裹在连接袋(2)内;集尿瓶(3)的顶部与连接袋(2)的底部可拆卸密封连接,集尿瓶(3)底部连接有集尿瓶排液管(9);在引流导管(5)、小储瓶排液管(7)、集尿瓶排液管(9)上安装有控制管路开闭的第一控制阀(6)或第二控制阀(8);在小储瓶(1)与集尿瓶(3)上设有测量尿量的刻度线及刻度值且小储瓶(1)上的最大刻度值小于集尿瓶(3)上的最大刻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储瓶排液管(7)的底端延伸入集尿瓶(3)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瓶(3)与连接袋(2)的可拆卸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圆形结构,所述集尿瓶(3)与连接袋(2)通过螺纹旋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计量尿量的集尿袋,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袋(2)正面设有尿量汇总计量纸(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钗霞郭淑吟周春燕宋菊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