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005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的出气孔,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的第三T形槽和第二T形槽;所述第三T形槽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阴极板设置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始末两端连通;所述第五通孔与第三T形槽、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阴极板还设置有第四镂空孔,所述第四镂空孔与中性板上的第二镂空孔相连通,且所述第四镂空孔通过第三T形槽与出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结构简单,使得电解水装置整体结构更加小型化,更适合安装使用。合安装使用。合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汽车主要通过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从而汽车的行驶提供驱动力。由于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颗粒排放物等多种不利于环境的有害产物。进一步,传统的石化动力汽车在起步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动力供汽车起步,而且在起步过程汽车加速度较大。发动机内的有通常在未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就排出了发动机,不仅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在前期实践中,发现现有的电解水装置产生的氢气不足不能够适应不同动力的车型。而且,现有的电解水装置的结构复杂,气路结构复杂增大了电解装置的整体体积,不便于实际的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问题,提供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其中电解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一个阳极板一个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性板;所述阳极板与中性板之间或两个中性板之间或中性板与阴极板之间形成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第一微孔板和第二微孔板,所述第一微孔板和第二微孔板之间设置有离子交换膜。
[0006]优选地,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所述中性板包括阳极面和阴极面,所述阳极面设置有第三导水槽,所述阴极面第四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第三导水槽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第四导水槽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第三导水槽和第四导水槽均为曲折形导水槽。
[0008]上述电解装置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两个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解单元组成。壳体内含有腔体供液体或气体流通。每个电解单元包括电极板、微孔板以及离子交换膜。在电极板上设置有导水槽,微孔板覆盖在导水槽上,然后离子交换膜再覆盖在微孔板上。以上微孔板是含有微米级孔洞的金属板构成,微孔板也具有导电能力。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截面与微孔板的面积相同,如此可以提高对水的电解能力提高单个电解单元的产氢能力。在使用时,电解水装置的阳极板接电源的正极,阴极板接电源的负极。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板和阴极板中的中性板的两面产生的极性的区分,一侧为阳极面另一侧为阴性面。进一步,上述离子交换膜允许离子的单向通过,氢离子只能向电解单元的阴极移动,
氢氧根离子只能向电解单元的阳极移动。电解水装置内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水从进水口进入以后经由水循环系统在阳极板、中性板以及阴极板之间流动,再由排水口排出装置。阳极板和中性板的阳性面产生的氧气也随着水流由水循环系统排出装置。阴极板和中性板的阴性面产生的氢气由气路系统排出装置。
[0009]优选地,所述阳极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阴极板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微孔板、第二微孔板与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均设置有第三绝缘层。
[0010]阳极板、阴极板与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可以起到防止壳体通电,避免接触过程中产生触电的危险。在第一微孔板、第二微孔板于离子交换膜之间设置第三绝缘层。第三绝缘层一方面可以防止阳极板与阴极板直接通电,影响对水的电解,另一方面也起到夹持固定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0011]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所述第一壳体设置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的与所述进水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的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连通出水孔与阳极板;所述第二T形槽与阳极板连通;
[0012]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所述阳极板设置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位于第一导水槽的始末两端;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水孔、第一通孔连通;所述阳极板设置的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所述第三通孔、第二镂空槽与第二T形槽连通;所述第一镂空槽与第一T形槽连通;
[0013]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的第三镂空槽和第四镂空槽;所述第三镂空槽与第一镂空槽连通;所述第四镂空槽与第二镂空槽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所述中性板设置的第五镂空槽和第六镂空槽,所述第五镂空槽与第三镂空槽连通,第六镂空槽与第四镂空槽连通;所述第五镂空槽与所述第三导水槽的末端相连通,所述第六镂空槽与所述第三导水槽的始端相连通。
[0014]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的出气孔,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的第三T形槽和第二T形槽;所述第三T形槽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0015]所述阴极板设置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始末两端连通;所述第五通孔与第三T形槽、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阴极板还设置有第四镂空孔,所述第四镂空孔与中性板上的第二镂空孔相连通,且所述第四镂空孔通过第三T形槽与出气孔连通。
[0016]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的第一镂空孔,所述第一镂空孔与阴极板的第四镂空孔连通;
[0017]所述中性板设置的第二镂空孔,所述第二镂空孔与第一镂空孔连通;所述第二镂空孔、与所述第四导水槽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阳极板、阴极板以及中性板的阳性面和阴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水槽、第二回水槽、第三回水槽和第四回水槽;所述第一回水槽与第一镂空槽和第二镂空槽连通;所述第二回水槽与第四镂空孔连通;所述第三回水槽与第五镂空槽、第六镂空槽连通;所述第四回水槽与第二镂空孔和第三镂空孔连通;所述第二回水槽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通过第二T形槽与所述第四通孔连通。
[0019]在电解水装置中,水从进水口进入通过水循环系统,然后从出水口排出。具体,上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进水口,进水口连通进水孔;进水孔再连通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再连通阳极板上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导水槽的始端相接,水流经第一导水槽流入到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在与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T形槽的底端连通,水流经第二T形槽再次流经阳极板上第二镂空槽,水流的一部分以及阳极板电解产生的氧气从第二镂空孔流入到第一回水槽再经由第一镂空孔流入到第一T形槽,第一T形槽与出水孔连通排出电解装置。
[0020]同时第一导水槽的水渗透过第一微孔板、离子交换膜、第二微孔板再进入到中性板的阴极面的第四导水槽中由于第四导水槽与第三镂空孔连通,水流进入到阴性面上的第四导水槽后,多余的水流会经由第三镂空孔流入第四回流槽,再经由第五镂空槽、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三镂空槽、阳极板上的第一镂空槽流入到第一T形槽中,再排出电解装置。
[0021]从第二镂空槽流出的水流另一部分会经由第三绝缘层上的第四镂空槽流入到中性板上的第六镂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设置有阳极板(310)、阴极板(320)、中性板(330);所述阳极板(31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10),所述阴极板(32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420);阳极板(310)、阴极板(320)和中性板(330)之间均设置有第三绝缘层(43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系统包括:所述第二壳体(120)设置的出气孔(122)、所述第二绝缘层(420)设置的第三T形槽(421)和第四T形槽(422);所述阴极板(320)设置的第二导水槽(321)、第四通孔(322)、第五通孔(323)、第四镂空孔(324);所述第四通孔(322)、第五通孔(323)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水槽(321)的始末两端连通;所述第五通孔(323)与第三T形槽(421)、出气孔(122)相连通;所述第四镂空孔(324)通过第三T形槽(421)与出气孔(122)连通;所述第三绝缘层(430)设置的第一镂空孔(434),所述第一镂空孔(434)与第四镂空孔(324)连通;所述中性板(330)的阴性面(332)设置的第四导水槽(334)、第二镂空孔(337),所述第二镂空孔(337)与第一镂空孔(434)连通;所述第二镂空孔(337)通过连接孔(3311)与所述第四导水槽(33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解水装置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世智
申请(专利权)人:智达盛世广州氢能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