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军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22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解水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电解水生产系统生产效率低以及产品转运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电解水反应线Ⅰ电解水反应线Ⅱ,电解水反应线Ⅰ包括第一电解槽和多个第二电解槽,第一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一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二电解槽连通;电解水反应线Ⅱ包括第三电解槽和多个第四电解槽,第三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三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四电解槽连通,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连通有存储箱。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连通有存储箱。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连通有存储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水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种植中,为了提高农作物、水果、蔬菜等产量,都会进行喷洒农药达到杀菌灭虫的作用,但是农药的使用不仅存在着残留在农作物上,并且对环境以及人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0003]目前,提出了通过电解水(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来达到促进植物生长以及取缔农药的目的,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都具有一定的杀菌灭虫的效果,并且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团也能够利于植物的吸收,从而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
[0004]现有的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的电解槽都是相互独立,分开进行电解,这种方式导致电解过程比较慢,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特别是农作业病害爆发期,而单独的增加设备套数,不仅导致生产成本投入的增加,同时在农作业病害淡季,设备利用率非常低。
[0005]同时现有的电解水生产系统一般都是独立设置在工厂内,在病虫害爆发期,只能够先在工厂内生产好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然后稀释配比后通过喷洒车进行喷洒,喷洒车的容量有限,因此在规模化农业种植中,喷洒车需要多次往返,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解水生产系统生产效率低以及产品转运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农作业病虫害爆发期的使用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既能够实现在工厂内生产使用,同时也能够直接搭载在普通货车上进行连续使用,降低喷洒车来回转运的成本,满足农作业对于病虫害爆发期的治疗和预防的时令性,从而达到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0007]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电解水反应线Ⅰ和电解水反应线Ⅱ,电解水反应线Ⅰ包括第一电解槽和多个第二电解槽,第一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一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二电解槽连通;电解水反应线Ⅱ包括第三电解槽和多个第四电解槽,第三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三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四电解槽连通,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连通有存储箱,所述箱体内还是有喷洒配比箱,喷洒配比箱的进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存储箱和纯水箱连通。
[0009]所述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为圆形电解槽,所述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为方形电解槽。
[0010]所述圆形电解槽包括呈圆筒状的外筒体,外筒体的上端连接有外盖,外盖的中部以及外筒体的底部中部均设置有贯通孔,外筒体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外盖上连通有第二连接管,外筒体的内部套设有呈圆筒状的支撑筒,支撑筒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支撑筒
的上端设置有上板,所述底板和上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贯通孔相互适配的螺柱,所述支撑筒的外围设置有呈圆筒状的弹性筒,支撑筒和弹性筒的圆周壁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方形通孔,支撑筒与弹性筒之间设置有两个密封爪,两个密封爪形成一个圆周包覆在支撑筒的外围,电解膜夹持在密封爪与支撑筒之间。
[0011]所述密封爪包括纵向支撑条和多个横向支撑条,各个横向支撑条间隔的连接在纵向支撑条上,纵向支撑条的两侧与横向支撑条两端的间距不相同,横向支撑条的位置与上下相邻的方形通孔之间的支撑筒的位置相互适应。
[0012]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废液收集箱和废气收集箱,所述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第三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的废气出口和废液出口分别经管道和泵与废气收集箱和废液收集箱连通。
[0013]所述箱体分为两段,多个第二电解槽和多个第四电解槽并排放置在箱体的一端,第一电解槽、第三电解槽、喷洒配比箱、废气收集箱和废液收集箱放置在箱体的另一端;所述纯水箱放置在废气收集箱、废液收集箱和喷洒配比箱的下方。
[0014]所述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解槽并排放置,两个第三电解槽并排放置。
[0015]所述箱体的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箱体的一侧还安装有空调。
[0016]所述箱体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操控触摸屏和多个监控仪表,箱体另一侧的下方安装有发电机和中央控制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进行电解,然后分别将第一电解槽内的物料和第三电解槽中的物料输送至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相比现有技术单独进行电解的方式,形成一套串联的电解模式,在相同时间内,能够提高电解的效率,从而提高电解水的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常用单独增加系统套数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满足了农作物病虫害爆发期的预防和治疗的时令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电解水生产系统的使用效率。
[0019]同时本技术的电解水生产系统及生产以及配比为一体,并且为箱体结构,直接可以搭载于普通货车上即可进行喷洒,即可以边生产边进行喷洒,不需要喷洒车多次往返,大大降低了喷洒作业的成本。
[0020]本技术的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采用圆形结构设计,直接将电解膜夹持在支撑筒和弹性筒之间,当需要更换电解膜的时候,直接将支撑筒从外筒体中取出,然后抛开弹性筒和密封爪即可进行更换,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粘结紧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电解膜安装和更换的效率,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方形电解槽中因电解膜与电解槽为一体结构而当电解膜损坏的时候电解槽跟着一起失效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圆形电解槽通过将外筒体、支撑筒、弹性筒均设置在圆筒状,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膜直接夹持在支撑筒和弹性筒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方形电解槽改变了电解膜的受力情况,使得电解膜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了电解膜的使用寿命;并且直接将电解膜夹持在支撑筒和弹性筒之间,并通过密封爪进行紧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方式,降低了电解膜在安装过程中破损的风险,并且提高了电解膜的使用率;而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采用方形电解槽的
结构设计,由于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的数量较多,不仅便于排列放置,同时即使某一方形电解槽出现损坏的情况,也能够通过调节各个方形电解槽的容量而正常使用,从而对损坏的电解膜进行更换。因此本技术方形电解槽和圆形电解槽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设备的连续化工作。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废气收集槽和废液收集槽,便于集中对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物集中进行净化处理,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0022]本技术箱体内电解槽、废气收集槽、废物收集槽、存储箱、纯水箱、溶液配比箱的布局,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
[0023]本技术的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的数量为两个,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运行一个电解槽或者两个电解槽,从而满足不同用量的需求,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性。
[0024]本技术通过在箱体上设置保温层,并在箱体的上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电解水反应线Ⅰ和电解水反应线Ⅱ,电解水反应线Ⅰ包括第一电解槽和多个第二电解槽,第一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一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二电解槽连通;电解水反应线Ⅱ包括第三电解槽和多个第四电解槽,第三电解槽经管道和泵连通有原料箱和纯水箱,第三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各个第四电解槽连通,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的出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连通有存储箱,所述箱体内还是有喷洒配比箱,喷洒配比箱的进料口经管道和泵分别与存储箱和纯水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槽和第三电解槽为圆形电解槽,所述第二电解槽和第四电解槽为方形电解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电解水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电解槽包括呈圆筒状的外筒体,外筒体的上端连接有外盖,外盖的中部以及外筒体的底部中部均设置有贯通孔,外筒体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外盖上连通有第二连接管,外筒体的内部套设有呈圆筒状的支撑筒,支撑筒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支撑筒的上端设置有上板,所述底板和上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贯通孔相互适配的螺柱,所述支撑筒的外围设置有呈圆筒状的弹性筒,支撑筒和弹性筒的圆周壁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方形通孔,支撑筒与弹性筒之间设置有两个密封爪,两个密封爪形成一个圆周包覆在支撑筒的外围,电解膜夹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