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00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救生衣,包括救生衣顶部体,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救生衣底部体,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前表面两端均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反光贴,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底端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一边条,所述救生衣底部体的上表面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二边条,所述第二边条与所述第一边条的侧面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拉齿;通过在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的端部设计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和在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的侧面设计拉齿,可以通过下齿将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的尾端卡合,通过拉齿手拉拉头直至拉至上齿的位置处将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闭合使用,通过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闭合时将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闭合安装使用。装使用。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救生衣


[0001]本技术属于救生衣
,具体涉及救生衣。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现有的救生衣为一体式结构,在底部使用损坏时不便于更换,直接造成不能使用,同时在穿戴时不便于与身体紧密接触,在穿戴后易晃动不稳定,影响穿戴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救生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救生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救生衣为一体式结构,在底部使用损坏时不便于更换,直接造成不能使用,同时在穿戴时不便于与身体紧密接触,在穿戴后易晃动不稳定,影响穿戴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救生衣,包括救生衣顶部体,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救生衣底部体,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前表面两端均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反光贴,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底端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一边条,所述救生衣底部体的上表面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二边条,所述第二边条与所述第一边条的侧面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拉齿,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齿,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齿,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连接处通过所述拉齿拉合连接有拉头。
[0005]优选的,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内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安装布条,所述安装布条的端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安装布条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连接布条,两个所述连接布条的连接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松紧带。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布条与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内表面相接触,且所述安装布条的外表面嵌入所述救生衣顶部体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布条与所述松紧带均为矩形结构,且两个所述连接布条通过所述松紧带弹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结构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通过所述拉齿与所述拉头拉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底端通过所述下齿卡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边条与所述第二边条的端部通过所述上齿卡合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在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的端部设计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和在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的侧面设计拉齿,可以通过下齿将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的尾端卡合,通过拉齿手拉拉头直至拉至上齿的位置处将第一边条与第二边条闭合使用,通过第一边条与
第二边条闭合时将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闭合安装使用,在安装后将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穿戴在上身使用,在长时间使用救生衣底部体损坏时,可以同样操作将救生衣底部体拆卸更换,解决了救生衣为一体式结构,在底部使用损坏时不便于更换,直接造成不能使用的问题。
[0012](2)通过在救生衣顶部体的内部设计安装布条和在安装布条的下表面设计连接布条与松紧带,可以在穿戴时通过弹性带发生形变将安装布条与救生衣顶部体紧压在上身的外表面,并通过松紧带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连接布条紧压在上身的外表面,便于对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紧压穿戴,穿戴时不易晃动,解决了在穿戴时不便于与身体接触,穿戴后易晃动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救生衣顶部体与救生衣底部体后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救生衣顶部体、安装布条与弹性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布条、布条与松紧带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救生衣顶部体;2、第一边条;3、拉齿;4、第二边条;5、救生衣底部体;6、下齿;7、反光贴;8、安装布条;9、弹性带;10、连接布条;11、松紧带;12、拉头;13、上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救生衣,包括救生衣顶部体1,救生衣顶部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救生衣底部体5,救生衣顶部体1的前表面两端均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反光贴7,救生衣顶部体1的底端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一边条2,救生衣底部体5的上表面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二边条4,第二边条4与第一边条2的侧面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拉齿3,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齿6,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齿13,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连接处通过拉齿3拉合连接有拉头12,可以通过下齿6将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尾端卡合,通过拉齿3手拉拉头12直至拉至上齿13的位置处将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闭合使用,通过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闭合时将救生衣顶部体1与救生衣底部体5闭合安装使用,在安装后将救生衣顶部体1与救生衣底部体5穿戴在上身使用,在长时间使用救生衣底部体5损坏时,可以同样操作将救生衣底部体5拆卸更换。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救生衣顶部体1的内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安装布条8,安装布条8的端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弹性带9,安装布条8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连接布条10,两个连接布条10的连接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松紧带11,可以在穿戴时通过弹性带9发生形变将安装布条8与救生衣顶部体1紧压在上身的外表面,并通过松紧带11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
连接布条10紧压在上身的外表面,便于对救生衣顶部体1与救生衣底部体5紧压穿戴,穿戴时不易晃动。
[0022]为了便于安装安装布条8,方便通过安装布条8将连接布条10与松紧带11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布条8与救生衣顶部体1的内表面相接触,且安装布条8的外表面嵌入救生衣顶部体1的内部。
[0023]为了通过连接布条10与松紧带11便于救生衣顶部体1在安装时紧固铁盒上身,便于穿戴后不易晃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布条10与松紧带11均为矩形结构,且两个连接布条10通过松紧带11弹性连接。
[0024]为了通过拉齿3便于拉合拉头12,通过拉头12与拉齿3便于将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结构大小相同,且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通过拉齿3与拉头12拉合连接。
[0025]为了通过下齿6便于将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端部卡合,通过上齿13将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尾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条4的底端通过下齿6卡合连接,且第一边条2与第二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救生衣,包括救生衣顶部体(1),所述救生衣顶部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救生衣底部体(5),所述救生衣顶部体(1)的前表面两端均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反光贴(7),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顶部体(1)的底端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一边条(2),所述救生衣底部体(5)的上表面边缘处通过线缝合连接有第二边条(4),所述第二边条(4)与所述第一边条(2)的侧面通过胶液粘合固定有拉齿(3),所述第一边条(2)与所述第二边条(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齿(6),所述第一边条(2)与所述第二边条(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齿(13),所述第一边条(2)与所述第二边条(4)的连接处通过所述拉齿(3)拉合连接有拉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顶部体(1)的内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安装布条(8),所述安装布条(8)的端部通过线缝合连接有弹性带(9),所述安装布条(8)的下表面一体式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