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74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拉伸部和定型部;第一固定部用于和距骨相固定,第二固定部用于和楔骨相固定,拉伸部通过拉伸件耦合连接于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拉伸件用于拉伸足舟骨,定型部用于固定拉伸后的足舟骨,由于足舟骨内侧部分骨质良好,足舟骨纵向长度未改变且与胫后肌腱相连接,移动足舟骨从而恢复足内侧柱长度,恢复足弓,恢复胫后肌腱功能,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结构。该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可避免植骨,病情恢复速度快,同时可减轻患者病痛或减小患者治疗成本。疗成本。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足舟骨手术支架。

技术介绍

[0002]Muller

Weiss病是一种少见且原因不明的足部疾病,也称"足舟骨坏死",通常发生于40

50随中年女性,以中足慢性疼痛、足舟骨压缩碎裂和跟骨进行性内翻畸形为特点。常见的足舟骨坏死即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局部坏死,该病由于足舟骨外侧部压缩、碎裂、距骨头向外侧移动,其最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距下关节内翻,足弓变低即所谓反常的“内翻

平足”畸形以及“距楔关节”的形成,平足症表现为扁平足(即足弓变低或足弓变平)、前足外展、后足外翻等。
[0003]针对早期足舟骨坏死患者可以采用内侧足弓垫、减少患足活动及非甾体抗炎药物;而严重患者需要切除坏死的足舟骨,并进行植骨,以避免平足症状;在现有的医学领域中,足舟骨坏死切除后,一般采用人工骨,人工骨成本较高,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也有的患者采取自付骨,即在患者的身体采取骨头对足舟骨坏死的部分进行填补融合,该方法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痛苦,同时植入的人工骨或自身骨填补融合效果均不佳,或难以与足舟骨完全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治疗效果好、恢复速度快,可省去植骨,减轻患者病痛或减小患者治疗成本的足舟骨手术支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拉伸部和定型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和距骨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和楔骨相固定,所述拉伸部通过拉伸件耦合连接于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所述拉伸件用于拉伸足舟骨,所述定型部用于固定拉伸后的足舟骨。
[0007]优选的,所述拉伸部、定型部与支架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拉伸部、定型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夹角均为90
°‑
150
°

[0008]优选的,所述拉伸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

[0009]优选的,所述拉伸部与支架本体连接处、定型部与支架本体连接处均为圆弧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骨钉与距骨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骨钉与楔骨相固定,所述定型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三固定孔,所述定型部通过骨钉与足舟骨相固定,所述拉伸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四固定孔,所述拉伸部通过拉伸件与足舟骨相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一固定孔、三个第
二固定孔均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的数量为一个。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中间楔骨固定部和沿中间楔骨固定部一侧倾斜延伸的外侧楔骨固定部,所述中间楔骨固定部与外侧楔骨固定部之间夹角为30
°‑
60
°
;所述第二固定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设置于中间楔骨固定部和外侧楔骨固定部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沿中间楔骨固定部另一侧倾斜延伸的内侧楔骨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内侧楔骨固定部通过第二固定孔固定于内侧楔骨上。
[0014]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足舟骨的第五固定孔。
[0015]优选的,所述手术固定支架为人造骨钢板;所述支架本体为曲面结构且与足骨的生理曲线相吻合;所述拉伸件为拉力螺钉。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拉伸部和定型部;第一固定部用于和距骨相固定,第二固定部用于和楔骨相固定,拉伸部通过拉伸件耦合连接于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拉伸件用于拉伸足舟骨,定型部用于固定拉伸后的足舟骨。该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将第一固定部用于和距骨相固定,第二固定部用于和楔骨相固定,拉伸件一端穿过拉伸部与切除坏死部分后的足舟骨连接,且连接于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通过拧动拉伸件,带动整体足舟骨往骰骨方向移动,以填补足舟骨上切除的部分,由于足舟骨内侧部分骨质良好,足舟骨纵向长度未改变且与胫后肌腱相连接,移动足舟骨从而恢复足内侧柱长度,恢复足弓,恢复胫后肌腱功能,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结构;最后通过定型部固定拉伸后的足舟骨,固定牢固,治疗效果好,可避免植骨,病情恢复速度快,同时可减轻患者病痛或减小患者治疗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的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的结构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足骨的结构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应用于足骨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为支架本体,2为第一固定部,21为第一固定孔,3为第二固定部,31为第二固定孔,32为中间楔骨固定部,4为拉伸部,41为第四固定孔,42为拉伸件,5为定型部,51为第三固定孔,6为外侧楔骨固定部,7为内侧楔骨固定部,8为足舟骨,81为坏死结构,82为距骨,83为骰骨,84为中间楔骨,85为外侧楔骨,86为内侧楔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拉伸部和定型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和距骨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和楔骨相固定,所述拉伸部通过拉伸件耦合连接于足舟骨靠近骰骨的一侧,所述拉伸件用于拉伸足舟骨,所述定型部用于固定拉伸后的足舟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定型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夹角均为90
°‑
15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与支架本体连接处、定型部与支架本体连接处均为圆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舟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骨钉与距骨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骨钉与楔骨相固定,所述定型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三固定孔,所述定型部通过骨钉与足舟骨相固定,所述拉伸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四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廷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