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62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餐架,盛放待传送的餐品;基座主体,餐架设置在基座主体上,基座主体的底部至少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电源模块,设置在基座主体内,电源模块为送餐机器人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设置于基座主体内,控制送餐机器人运行;红外循迹模块,设置于基座主体底部,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循迹模块采集设置在地面上的轨迹信息,并将轨迹信息传送至主控模块;超声波避障模块,设置在基座主体的前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超声波避障模块用于发射并接收超声波信息,并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轨迹信息和超声波信息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分别驱动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的运行。驱动轮的运行。驱动轮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餐机器人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送餐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传菜送餐的机器人服务员,适用于餐厅、酒店、宴会厅等场景,具有智能避障、自动选择送餐路线、自主移动、大屏信息展示、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主要用途是减轻餐厅服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和盈利状况。
[0003]现有的送餐机器人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餐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送餐机器人造价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餐架,用于盛放待传送的餐品;基座主体,所述餐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上,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至少包括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内,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送餐机器人提供动力源;主控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内,用于控制所述送餐机器人运行;红外循迹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底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红外循迹模块用于采集设置在地面上的轨迹信息,并将所述轨迹信息传送至所述主控模块;超声波避障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前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超声波避障模块用于发射并接收超声波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超声波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其中,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轨迹信息和所述超声波信息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分别驱动所述左驱动轮和所述右驱动轮的运行。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送餐机器人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餐架的顶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送餐机器人的送餐计划;其中,所述主控模块内置有操作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显示器操控所述操作系统修改所述送餐计划从而控制所述送餐机器人的运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左驱动轮和所述右驱动轮配合实现所述送餐机器人的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送餐机器人还包括语音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语音模块用于接收识别语音控制信息和播报所述餐品送达信息;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语音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语音控制信息控制所述送餐机器人的运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送餐机器人包括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超声波信息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为STM32F103单片机。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循迹模块包括多个DRS100红外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避障模块为HC

SR04超声波测距换能器。
[001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送餐机器人,采用DRS100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循迹模块实现机器人移动路径的控制,采用HC

SR04超声波测距换能器的超声波避障模块实现了机器人对障碍物的识别规避,同时采用STM32F103单片机的主控模块对送餐机器人的总体控制,使得送餐机器人结构简单,在保证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餐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餐机器人的实物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餐机器人的另一实物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

送餐机器人、10

餐架、20

基座主体、21

左驱动轮、22
‑ꢀ
右驱动轮、23

万向轮、30

电源模块、40

主控模块、50

红外循迹模块、 60

超声波避障模块、70

电机驱动模块、71

左电机、72

右电机、80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实施例
[0025]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常用英文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使更多的业内人士、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人员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开发板,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

01A,ARM,STM32,C51,MSP430等。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
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0026]参考图1、2、3所述的送餐机器人100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餐机器人100,其包括餐架10,餐架10用于盛放待传送的餐品。
[0027]送餐机器人100还包括基座主体20,可选的,基座主体为长方体盒,餐架10设置在基座主体20上,基座主体20的底部至少包括左驱动轮21 和右驱动轮22。左右驱动轮配合实现送餐机器人100的移动。
[0028]送餐机器人100还包括电源模块30,电源模块30设置在基座主体20内,为送餐机器人100提供电源。
[0029]送餐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餐机器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餐架(10),用于盛放待传送的餐品;基座主体(20),所述餐架(10)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20)上,所述基座主体(20)的底部至少包括左驱动轮(21)和右驱动轮(22);电源模块(30),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20)内,所述电源模块(30)为所述送餐机器人提供电源;主控模块(40),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20)内,用于控制所述送餐机器人运行;红外循迹模块(50),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20)底部,与所述主控模块(40)电连接,所述红外循迹模块(50)用于采集设置在地面上的轨迹信息,并将所述轨迹信息传送至所述主控模块(40);超声波避障模块(60),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20)的前端,与所述主控模块(40)电连接,所述超声波避障模块(60)用于发射并接收超声波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超声波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40);其中,所述主控模块(4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轨迹信息和所述超声波信息控制电机驱动模块(70)分别驱动所述左驱动轮(21)和所述右驱动轮(22)的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80),所述显示器(80)设置在所述餐架(10)的顶端,与所述主控模块(40)电连接,所述显示器(80)用于显示所述送餐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仕纪卢辉煌吕琦俊蔡启鸣孙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