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灰装置,包括短节管和粉碎盒,短节管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为进灰口,右端为其细灰出口,短节管的下端中部开设有通孔,粉碎盒具有物料接口和第一进气口,物料接口与短节管的通孔连通,第一进气口用以向粉碎盒内通入压缩气体,短节管内位于通孔的右侧设有截留件,截留件用以截留灰料中的粗料,并使得粗料在重力作用下经通孔向下排放至粉碎盒内,粉碎盒用以将进入其内的粗料粉碎为细灰,并将粉碎后的细灰经通孔排放至短节管内,如此使得灰料在短节管内由左向右输送时,粗料由截留件截留并经通孔排放至粉碎盒内进行粉碎,而粉碎后的细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又回流至短节管内进行输送。流至短节管内进行输送。流至短节管内进行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灰料气体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净化气体输灰是将电石炉产生的净化灰通过仓泵和管道经压缩氮气加压输送至集中灰仓,现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净化灰易结块,当净化灰结块后经输灰仓泵中进入管道时,容易造成输料管道堵塞,严重影响气体输灰的运行,且由于净化灰和氮气特性,在疏通管道时也存在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管道中的粗料导出粉碎,并在粉碎后可继续回流到管道中进行输送的送灰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送灰装置,包括短节管和粉碎盒,所述短节管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为进灰口,右端为其细灰出口,所述短节管的下端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粉碎盒具有物料接口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物料接口与所述短节管的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以向所述粉碎盒内通入压缩气体,所述短节管内位于所述通孔的右侧设有截留件,所述截留件用以截留灰料中的粗料,并使得粗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所述通孔向下排放至所述粉碎盒内,所述粉碎盒用以将进入其内的粗料粉碎为细灰,并将粉碎后的细灰经所述通孔排放至所述短节管内。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灰料在短节管内由左向右输送时,粗料由截留件截留并经通孔排放至粉碎盒内进行粉碎,而粉碎后的细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又回流至短节管内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灰料在短节管内既进行输送又能将粗料粉碎,从而避免粗料在输送通道内堵料。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碎盒包括盒体、隔板和撞击件,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将所述盒体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分别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上布满贯穿其的气孔,所述物料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上端,并与所述上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撞击件布设在所述上腔室内,所述粗料在进入所述上腔室后在气流的作用下做不规则的运动并撞击所述撞击件后粉碎为细灰,粉碎后的细灰在气流的作用下经所述通孔逆向流动至所述短节管内。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中,隔板用以对下腔室内通入的气流进行均流,而进入上腔室内的粗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在上腔室内上下跳动,并撞击撞击件以粉碎为细灰,而粉碎后的细灰最终在上腔室内随气流进入到短节管内向右流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物料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右上端,所述撞击件布设在所述盒体内顶壁上,并位于所述物料接口的左侧。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撞击件由多个撞击板组成,多个所述撞击板均竖向设置在所
述盒体内顶壁上,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盒体的内顶壁的左侧。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粉碎效果好。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截留件为格栅网或“十”字架,其竖向设置在所述短节管内并紧邻所述通孔的右侧。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截留效果好,且不会影响细灰的输送。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节管的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以向所述短节管内送入压缩气体。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加速短节管内灰料的输送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送灰装置的结构简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短节管与截留件的配合图。
[0018]图中:1短节管、11通孔、12第二进气口、2粉碎盒、21盒体、21a上腔室、21b下腔室、211第一进气口、22隔板、231撞击板、3截留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灰装置,包括短节管1和粉碎盒2,所述短节管1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为进灰口,右端为其细灰出口,所述短节管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粉碎盒2具有物料接口和第一进气口211,所述物料接口与所述短节管1的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211用以向所述粉碎盒2内通入压缩气体,所述短节管1内位于所述通孔11的右侧设有截留件3,所述截留件3用以截留灰料中的粗料,并使得粗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所述通孔11向下排放至所述粉碎盒2内,所述粉碎盒2用以将进入其内的粗料粉碎为细灰,并将粉碎后的细灰经所述通孔11排放至所述短节管1内,如此使得灰料在短节管内由左向右输送时,粗料由截留件截留并经通孔排放至粉碎盒内进行粉碎,而粉碎后的细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又回流至短节管内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灰料在短节管内既进行输送又能将粗料粉碎,从而避免粗料在输送通道内堵料。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碎盒2包括盒体21、隔板22和撞击件,所述隔板22设置在所述盒体21内并将所述盒体21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分别为上腔室21a和下腔室21b,所述隔板22上布满贯穿其的气孔,所述物料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21的上端(其中,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上端与所述短节管下端一体成型,如此可使得物料接口与所述通孔一体成型),并与所述上腔室21a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211与所述下腔室21b连通,所述撞击件布设在所述上腔室21a内,所述粗料在进入所述上腔室21a后在气流的作用下做不规则的运动并撞击所述撞击件后粉碎为细灰(由于粗料是细灰粘接成团所致,故其质地相对于教育松散,而粗料由于重力原因,在进入盒体内后在气流左右下迅速在盒体内上腔室内分散开来,并不断的上下跳动直至撞击到撞击件后成为细灰,再随气流排出至短节管内),粉碎后的细灰在气流的作用下经所述通孔11逆向流动至所述短节管1内,其中,隔板用以对下腔室内通入的气流进行均流,而进入上腔室内的粗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在上腔室内上下跳动,并撞击撞
击件以粉碎为细灰,而粉碎后的细灰最终在上腔室内随气流进入到短节管内向右流动。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物料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21的右上端,所述撞击件布设在所述盒体21内顶壁上,并位于所述物料接口的左侧,其结构简单。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撞击件由多个撞击板231组成,多个所述撞击板231均竖向设置在所述盒体21内顶壁上,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盒体21的内顶壁的左侧,其结构简单,且粉碎效果好。优选的,多个所述撞击板沿前后方向竖向设置,多个所述撞击板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截留件3为格栅网或“十”字架,其竖向设置在所述短节管1内并紧邻所述通孔11的右侧,其截留效果好,且不会影响细灰的输送。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节管1的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2,所述第二进气口12用以向所述短节管1内送入压缩气体,如此可加速短节管内灰料的输送速度。
[0026]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通入的压缩气体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节管(1)和粉碎盒(2),所述短节管(1)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其左端为进灰口,右端为其细灰出口,所述短节管(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粉碎盒(2)具有物料接口和第一进气口(211),所述物料接口与所述短节管(1)的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211)用以向所述粉碎盒(2)内通入压缩气体,所述短节管(1)内位于所述通孔(11)的右侧设有截留件(3),所述截留件(3)用以截留灰料中的粗料,并使得粗料在重力作用下经所述通孔(11)向下排放至所述粉碎盒(2)内,所述粉碎盒(2)用以将进入其内的粗料粉碎为细灰,并将粉碎后的细灰经所述通孔(11)排放至所述短节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盒(2)包括盒体(21)、隔板(22)和撞击件,所述隔板(22)设置在所述盒体(21)内并将所述盒体(21)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分别为上腔室(21a)和下腔室(21b),所述隔板(22)上布满贯穿其的气孔,所述物料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21)的上端,并与所述上腔室(21a)连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军,杨利勇,罗军,崔立杭,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