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及一种称重原煤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74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及一种称重原煤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定位套、上部支座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的底座中部设有传感器槽,所述的称重传感器设于传感器槽内,所述的定位套盖盖设于底座上,所述的定位套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上部支座活动插设于定位孔中,所述的上部支座的底面穿过定位孔与称重传感器的顶面抵触,所述的原煤仓采用该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实现原煤仓的称重需求,并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既能满足原煤仓秤重的需要,又能保证原煤仓固定牢靠,安全运行的需要,同时具备检修更换称重传感器方便的功能。时具备检修更换称重传感器方便的功能。时具备检修更换称重传感器方便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及一种称重原煤仓


[0001]本技术涉及原煤仓称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及一种称重原煤仓。

技术介绍

[0002]原煤仓是火力发电企业中为了保障发电工煤的稳定性而设置的一个储煤装置,专门储存初级破碎后的煤炭(粒径≤30mm),原煤仓输出的煤炭通过给煤机进入制粉设备系统中,最终是煤炭达到燃烧发电的要求,因而原煤仓是煤炭火力发电系统中一个必备的设备。
[0003]原煤仓内储存煤炭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测定煤炭在原煤仓内的堆积高度来间接的确定仓内煤炭的质量,以此来控制输送到原煤仓的煤炭,当原煤仓的量低于设定值时,就需要补充煤炭,当原煤仓内煤炭已达到高位时,即满仓状态,就需要停止输入煤炭,避免煤炭溢出,成套的火力发电设备总是配置数个原煤仓,如果出现原煤仓空仓就会直接影响发电机组的输出电量,因而如何保障这些原煤仓内的煤炭都能处于一个合理的量,这就需要准确的掌握每只原煤仓内煤炭储存的量,及时输送煤炭进仓,这才避免空仓现象,另外准确的测定原煤仓内的煤炭的质量也能控制出仓的煤量,以此实现精确的配煤掺烧,提高火力发电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准确测定原煤仓内的煤炭质量时已向非常重要的。
[0004]目前原煤仓内煤炭量的测定方法主要使用的测定仓内煤炭的堆积高度来间接测定煤炭质量,主要采用在原煤仓顶设置超声波测量仪和毫米波煤位雷达来测定煤炭表面到测量仪之间的距离,但实际使用中,煤炭输送进入仓内会产生极大的扬尘,致使在仓内未堆积煤炭的区域充满了煤尘,煤尘浓度极高,另外水分含量较高的煤炭会产生较大的水汽,煤尘与水汽的混合物对超声波和雷达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这些测量装置不能有效的测定仓内煤炭的堆积高度,这就不能反映出仓内煤炭的量了,另外,仓内煤炭在堆积过程中并不是水平均匀的分布在一个水平面上,煤堆表面会形成高低起伏状,而材料装置只能测定煤堆表面上的一个点位的高度,通过一个点位或几个点位的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准确的反映仓内煤炭的真实数量,这就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存在的一个固有缺陷。
[0005]直接测定原煤仓的重量就能直接的确定仓内煤炭的量,目前国内的不少火力发电企业的原煤仓已采用称重的方式了,但是如何布置称重传感器始终是一个难题,在正常运行时,单只原煤仓加上仓内煤炭的重量可以达到5~6百吨,为了保证原煤仓布置的稳定、安全,则需要使原煤仓的支撑架与对应的土建基础固定安装,但是为了满足称重传感器测量要求,又需要整个原煤仓处于浮动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精确度。这样就形成了一对矛盾。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即使新建采用具备称重功能的原煤仓主要采用单侧加装铰接支点,另一侧采用直接支撑在称重传感器的方法,这种方法时通过测定一侧的重量来间接反馈整个原煤仓内煤炭的重量,由于仓内煤炭堆积分布的不均匀,致使测量的精确度较低,难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精确测量的需要,另外,对于一些多支撑点的原煤仓,如原煤仓有8个支撑点,铰接支点的位置难以同轴心布置,因而也就不适应铰接支点的方法了,这类煤仓固定结构就很难布置称重传感器了。除非对原煤仓的支撑结构和土建支撑基础座较大的改动才
能满足传感器的安装要求,显然这样会大幅增加投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及一种称重原煤仓。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定位套、上部支座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的底座中部设有传感器槽,所述的称重传感器设于传感器槽内,所述的定位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定位套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上部支座活动插设于定位孔中,所述的上部支座的底面穿过定位孔与称重传感器的顶面抵触。
[0009]优选地,所述的上部支座自上向下包括上平面、支座凸肩、定位柱和受力轴端,所述的定位柱及受力轴端活动插设于定位孔内,所述的受力轴端的底面与称重传感器的顶面抵触。
[0010]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所述的限位挡板固定套设于受力轴端的周侧,所述的限位挡板的顶面与定位套的底面间隔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柱的底面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的限位挡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螺孔固定套设于受力轴端的周侧。
[0012]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包括底座支柱、法兰盘、底板和中间支撑平台,所述的底座支柱的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支柱的顶面与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支柱的中部固定设置所述中间支撑平台,所述的中间支撑平台与底座支柱的上部腔体间形成传感器槽,所述的中间支撑平台与底座支柱的下部腔体形成升降室。
[0013]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装置还包括顶板,所述的顶板包括顶板平面和顶板柱,所述的中间支撑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升降孔,所述的顶板柱活动插设与升降孔内。
[0014]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槽的一侧开设有辅助取出孔,另一侧开设传感器窗口。
[0015]优选地,所述的底座还包括多个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强筋的侧面与底座支柱的周侧固定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套包括定位套主体、上端板、连接法兰和水平定位凸肩,所述的上端板设于定位套主体的顶部,所述的连接法兰套设于定位套主体的周侧,所述的水平定位凸肩设于定位套主体的底面,所述的定位套主体的中部开设所述定位孔,所述的连接法兰与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法兰盘、连接法兰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17]所述的定位孔的周侧设有衬套。
[0018]一种称重原煤仓,包括原煤仓、土建基础环梁和上述的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所述的原煤仓的周侧设有多个支撑架,所述的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土建基础环梁固定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技术的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原煤仓的称重需求,并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既能满足原煤仓秤重的需要,又能保证原煤仓固定牢靠,安全运行的需要,同时具备检修更换称重传感器方便的功能;
[0021]2、本技术采用定位套、上部支座、底座、秤重传感器结构配合受力,能够有效对原煤仓的重量进行精准测量,能够通过设置多个支撑装置对原煤仓的整体重量进行测量,防止仅测量少数点位造成的重量误差,可以满足对原煤仓内煤炭精确测量的要求,不仅可以准确的测定煤炭重量,可以满足自动化精确配煤掺烧,提高发电企业经济效益;
[0022]3、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的竖直方向位移小,解决了称重时浮动与稳定性的矛盾,并且能够限制原煤仓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完全能够保障原煤仓的运行安全;
[0023]4、本技术的支撑装置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原煤仓,该装置具有外形尺寸较小,现场容易布置安装,对一些老旧的原煤仓,如果需要改造成具有称重功能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定位套(2)、上部支座(8)和称重传感器(4),所述的底座(6)中部设有传感器槽(6

9),所述的称重传感器(4)设于传感器槽(6

9)内,所述的定位套(2)固定安装于底座(6)上,所述的定位套(2)中部开设有定位孔(2

3),所述的上部支座(8)活动插设于定位孔(2

3)中,所述的上部支座(8)的底面穿过定位孔(2

3)与称重传感器(4)的顶面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支座(8)自上向下包括上平面(8

1)、支座凸肩(8

2)、定位柱(8

3)和受力轴端(8

5),所述的定位柱(8

3)及受力轴端(8

5)活动插设于定位孔(2

3)内,所述的受力轴端(8

5)的底面与称重传感器(4)的顶面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9),所述的限位挡板(9)固定套设于受力轴端(8

5)的周侧,所述的限位挡板(9)的顶面与定位套(2)的底面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8

3)的底面开设有固定螺孔(8

4),所述的限位挡板(9)通过固定螺栓(9

1)、固定螺孔(8

4)固定套设于受力轴端(8

5)的周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原煤仓煤量称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6)包括底座支柱(6

10)、法兰盘(6

1)、底板(6

4)和中间支撑平台(6

7),所述的底座支柱(6

10)的底面与底板(6

4)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支柱(6

10)的顶面与法兰盘(6

1)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支柱(6

10)的中部固定设置所述中间支撑平台(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胡昕朱平俞进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