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72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滚轮、定位杆、定位筒、定位板和定位柱,在底座底部设置有四个滚轮,在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杆,在每个定位杆内侧设置有定位筒,在每个定位筒内插设有定位柱,且定位柱的上部贯穿定位板中,在每侧的两个定位柱的上部设置有三角支架,在每个三角支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管道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有利于铝液精炼的顺利进行;通过设置管件定位组件达到对输料管固定的位置,同时可以根据输料管的长度调节滑板在定位横板上的位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铝液精炼用的移动小车,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在进行铝液精炼时,需要将铝液喷粉精炼机通过管道与输送管连接,使用时,精炼剂通过输送管送至铝液中,一般工作人员需要手握输送管道,由于在进行铝液精炼时,工作人员与铝液池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精炼剂输送管的总长一般在1.5

2.5米之间,由于输送管过长,工作人员长期手握或扛着输送管会使双臂产生疲惫,从而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不利于铝液精炼工作的顺利进行。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解决工作人员在进行铝液精炼时,双臂疲惫的情况,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有利于铝液精炼工作的顺利进行。
[0007]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滚轮、定位杆、定位筒、定位板和定位柱,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滚轮(2)、定位杆(3)、定位筒(5)、定位板(6)和定位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滚轮(2),所述底座(1)顶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杆(3),在每个所述定位杆(3)顶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6),在每个所述定位板(6)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定位筒(5),所述定位筒(5)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所述定位筒(5)内分别插设有定位柱(9),且定位柱(9)的上部贯穿定位板(6)中,在每侧的两个定位柱(9)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三角支架(11),在每个所述三角支架(11)顶部设置有管道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与底座(1)垂直设置在一起,每个所述定位杆(3)顶部内侧的定位板(6)与对应的定位杆(3)呈“L”状分布,在每个所述定位杆(3)的底部与定位杆(3)的内侧面之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斜板(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的内侧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7),在所述第一导向管(7)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螺杆(8)的端部贯穿定位筒(5)的内部,在所述定位柱(9)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竖状分布的第一定位孔(10),且第一螺杆(8)端部的位置与第一定位孔(10)的位置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铝液精炼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定位组件为两个,每个管道定位组件分别由定位横板(12)、手柄(13)、滑板(15)、定位侧板(17)和“U”型插板(19)组成,所述定位横板(12)前端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柱状分布的手柄(13),在所述定位横板(1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14),所述滑板(15)的底部通过滑块(15

1)与第一滑槽(14)滑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滑板(15)两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定位侧板(17),且位于滑板(15)两侧面中部的定位侧板(17)上分别挖设有至少两个矩形通孔(18),位于滑板(15)两侧面中部的定位侧板(17)上的矩形通孔(18)的位置呈对称状分布;所述“U”型插板(19)至少为两个,分别插设在滑板(15)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锋李伟杰荣志强张涛锋赵蕾赵光辉李海峰李要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