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56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包括下砂筒、上砂筒,上砂筒的下部套装在下砂筒内,下砂筒与上砂筒同轴,下砂筒内预装一定量的干砂,下砂筒侧壁上设有放砂孔,上砂筒底面支撑在下砂筒内的干砂上,上砂筒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上砂筒外壁与下砂筒内壁间有不小于1cm的间隙,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依靠预制梁的自重自动调节上砂筒顶面的倾角,保证临时支座顶面与预制梁底部完全贴合,节省了设置楔形垫板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施工
,涉及箱梁架设过程中采用的临时支座,尤其是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临时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整孔预制梁架设方式进行桥梁施工时,通常要在桥墩上设置临时支座,预制梁的两端先支撑在临时支座上,在各预制梁连接完成后,再拆除临时支座,将预制梁落到永久支座上。常用的临时支座一般为砂筒,包括上砂筒和下砂筒,下砂筒内装一定高度的干砂,筒壁上设放砂孔,上砂筒底板支撑在下砂筒内的干砂上,拆除临时支座时,将下砂筒内的干砂放出,使砂筒高度降低以便拆除。
[0003]在预制梁架设时,常常受桥面横坡及曲线半径影响,导致预制梁内外侧高度不一,在梁底会形成一定的倾角。为保证梁底与临时支座顶面完全接触,需要在临时支座顶部增设楔形垫板,然而楔形垫板的角度及高度不易控制,施工时需要反复调整,导致施工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简化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包括下砂筒、上砂筒,上砂筒的下部套装在下砂筒内,下砂筒与上砂筒同轴,下砂筒内预装一定量的干砂,下砂筒侧壁上设有放砂孔,上砂筒底面支撑在下砂筒内的干砂上,其特征在于:上砂筒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上砂筒外壁与下砂筒内壁间有不小于1cm的间隙,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
[0007]本技术依靠预制梁的自重调节临时支座顶面的倾角,能保证临时支座顶面与预制梁底部完全接触,节省了设置楔形垫板的工序,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砂筒支座,包括下砂筒1、上砂筒2,上砂筒2的下部套装在下砂筒1内,下砂筒1与上砂筒2同轴,下砂筒1内预装一定量的干砂3,下砂筒侧壁上设有放砂孔,放砂孔内螺接螺栓4,上砂筒2底面支撑在下砂筒内的干砂上,上砂筒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上砂筒外壁与下砂筒内壁间有不小于1cm的间隙,间隙中设有弹性填充物5。
[0010]本技术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填充物可采用弹性橡胶圈或沥青麻絮,其作用
是防止下砂筒内的干砂溢出到上下砂筒之间。
[0011]本技术使用时设置在桥墩上,预制梁底部支撑在上砂筒顶面,当预制梁有一定倾角时,受预制梁的压重,上砂筒会自动倾斜相应角度,使上砂筒顶面与预制梁底部完全贴合,保证预制梁底部受力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临时支座,包括下砂筒、上砂筒,上砂筒的下部套装在下砂筒内,下砂筒与上砂筒同轴,下砂筒内预装一定量的干砂,下砂筒侧壁上设有放砂孔,上砂筒底面支撑在下砂筒内的干砂上,其特征在于:上砂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海沈伟常有斌王勐李进李晓龙吕丕根李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