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45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设备,包括处理装置、喷洒装置和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其一侧表面开设容纳腔;箱门,与处理箱可开合连接,用于封堵容纳腔;进风管,贯穿处理箱的侧壁,与容纳腔连通;出风管,贯穿处理箱的侧壁,与容纳腔连通;过滤层,与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将容纳腔分隔为与进风管连通的第一容纳腔以及与出风管连通的第二容纳腔;喷洒装置连通第二容纳腔,向第二容纳腔内喷洒流体,用于粉尘颗粒的沉降;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与处理箱连接,收集箱朝向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开设容置腔,处理箱朝向收集箱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通孔;移动板,架设于容置腔内,与收集箱可移动连接;收集组件,与收集箱连接,设置于移动板的移动路径上。动路径上。动路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煤矿采矿用除尘设备,主要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通过管道气路将含尘气体输送到除尘设备中,在其中进行气固分离后,将粉尘收集于该除尘设备内,而清洁的气体被排入大气。现有技术中,含尘空气在过滤大颗粒粉尘后,小颗粒粉尘会通过流体淋滤落入除尘设备中的水池,而进入水池后的粉尘颗粒容易漂浮在水面上,难以与水融合沉淀,也难以聚拢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除尘设备,在收集箱内设置可移动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贴近水面移动,将漂浮于水面上的粉尘颗粒聚拢并收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4]本技术提出的除尘设备包括处理装置、喷洒装置和收集装置;
[0005]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腔;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处理箱可开合连接,用于封堵所述容纳腔;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与所述进风管连通的第一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出风管连通的第二容纳腔;
[0006]所述喷洒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喷洒流体,用于粉尘颗粒的沉降;
[0007]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所述处理箱连接,所述收集箱朝向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处理箱朝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收集箱可移动连接;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收集箱连接,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路径上。
[0008]可选地,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雾化管,所述雾化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水箱,所述雾化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
[0009]可选地,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聚集板,至少一个所述聚集板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连接,使所述雾化管位于所述聚集板背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用于引导沉降至所述聚集板上的所述粉尘颗粒朝同一方向聚拢并落入所述容置腔内。
[0010]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与所述移动板可转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同时搅拌所述容置腔内的液体。
[0011]可选地,所述搅拌部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移动板;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杆背向所述收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与所述传动杆朝向所述收集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聚集板朝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齿牙,多个所述齿牙设置于所述齿轮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齿牙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与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与所述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收集箱连接,用于对所述处理箱进行限位。
[0015]可选地,所述喷洒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包括入水口与出水口;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入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入水口;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水箱。
[0016]可选地,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收集箱背向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经处理装置过滤并淋滤后的粉尘颗粒沉降至收集箱的液面上,通过设置移动板,使其贴近水面移动,进而带动漂浮于液面的粉尘颗粒移动并最终聚拢至收集组件上,操作人员对收集组件上的粉尘颗粒进行清理,代替对漂浮于水面上的粉尘颗粒进行清理,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除尘设备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中收集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中出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处理装置;101:处理箱;102:箱门;103:进风管;104:出风管;105:过滤层;106:第一容纳腔;107:第二容纳腔;108:聚集板;109:齿牙;110:把手;111:风扇;112:阻挡片;113:吸收层;114:放置盖;115:顶块;2:喷洒装置;201:水箱;202:雾化管;203:水泵;204:入水管;205:出水管;206:观察窗;207:阀门;3:收集装置;301:收集箱;302:移动板;303:收集组件;3031:安装框架;3032:收集板;3033:提拉环;304:容置腔;305:搅拌部;3051:传动杆;3052:齿轮;3053:搅拌杆;306:推杆电机;307:移动架;308:挡板;309:防护盒;310:连接销;4:底座;401:底板;402: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除尘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中收集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除尘设备中出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除尘设备包括处理装置1、喷洒装置2和收集装置3。
[0028]所述处理装置1包括处理箱101、箱门102、进风管103、出风管104和过滤层105。所述处理箱1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箱门102与所述处理箱101可开合连接,用于封堵所述容纳腔;所述进风管103贯穿所述处理箱101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风管104贯穿所述处理箱101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过滤层105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与所述进风管103连通的第一容纳腔106以及与所述出风管104连通的第二容纳腔107;
[0029]所述喷洒装置2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107,向所述第二容纳腔107内喷洒流体,用于粉尘颗粒的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装置、喷洒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腔;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处理箱可开合连接,用于封堵所述容纳腔;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与所述进风管连通的第一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出风管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喷洒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喷洒流体,用于粉尘颗粒的沉降;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所述处理箱连接,所述收集箱朝向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处理箱朝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收集箱可移动连接;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收集箱连接,设置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雾化管,所述雾化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水箱,所述雾化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聚集板,至少一个所述聚集板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连接,使所述雾化管位于所述聚集板背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用于引导沉降至所述聚集板上的所述粉尘颗粒朝同一方向聚拢并落入所述容置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与所述移动板可转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同时搅拌所述容置腔内的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宏冯涛何维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