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30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构件主体,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通孔、受力钢筋、受力凸起、受力凸起凹槽和受力钢筋放置槽,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和下端面,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的下端部位固定插入所述构件主体内,且上端部位悬空,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位于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和右端面,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凹槽分布在所述构件主体下端面和左端面,所述受力钢筋的上端部位穿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的所述受力凸起,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位于所述构件主体前端面的下端部位。本申请装置在混凝土构件上设置横向受力结构和纵向受力结构,以解决因构件之间连接所存在的水平接缝、纵向接缝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纵向接缝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纵向接缝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领域,具体涉及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建筑物及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混凝土构件广泛应用于杆塔结构、工业厂房与民用建筑的柱和基础桩中。而随着城市的改造,造成城市中大量废弃建筑物形成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不仅需要大面积的堆场,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有效利用建筑垃圾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0003]而在现有技术中,将废弃建筑物混凝土形成的建筑垃圾通过碎化后形成再生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处理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也节省了建筑材料。但是这种再生混凝土构件在装配时,构架间存在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等,接缝的受力性能决定了结构整体性能,进而影响受力性能,而且易于开裂,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构件主体,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通孔、受力钢筋、受力凸起、受力凸起凹槽和受力钢筋放置槽,所述构件主体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均为贯穿于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圆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受力钢筋竖直放置,所述受力钢筋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的下端部位固定插入所述构件主体内,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的上端部位悬空,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为梯形形状,所述受力凸起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均匀位于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和右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主体下端面和左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为梯形凹槽,所述受力钢筋的上端部位穿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上端面的所述受力凸起,所述受力钢筋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构件主体下端面的上方,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为长方体凹槽,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位于所述构件主体前端面的下端部位,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数量与所述受力钢筋的数量相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受力钢筋下端面的下方,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下端面与所述构件主体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6]本技术中,所述受力凸起与所述受力凸起凹槽相对应,所述受力钢筋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相对应,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宽度与所述受力钢筋的直径相同。
[0007]本技术中,所述受力钢筋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构件主体上。
[0008]本技术中,所述受力钢筋、所述受力凸起、所述受力凸起凹槽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的前端部位,所以受力凸起的前端面、所述受力凸起凹槽的前端面、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前端面均与所述构件主体的前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0009]本技术中,所述受力凸起的厚度、所述受力凸起凹槽的厚度均为所述构件主体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的后端面与所述受力钢筋的后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0]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在混凝土构件上设置横向受力结构和纵向受力结构,以解决因构件之间连接所存在的水平接缝、纵向接缝而影响构件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整体装置的右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若干个构件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构件主体-1;通孔-1.1;受力钢筋-1.2;受力凸起- 1.3;受力凸起凹槽-1.4;受力钢筋放置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构件主体1,所述构件主体1上设有通孔1.1、受力钢筋1.2、受力凸起1.3、受力凸起凹槽1.4 和受力钢筋放置槽1.5,所述构件主体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通孔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1.1均为贯穿于所述构件主体1 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圆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1.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受力钢筋1.2竖直放置,所述受力钢筋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下端部位固定插入所述构件主体1内,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上端部位悬空,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 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1.3为梯形形状,所述受力凸起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1.3均匀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上端面和右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主体1下端面和左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为梯形凹槽,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上端部位穿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上端面的所述受力凸起1.3,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下端面的上方,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为长方体凹槽,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前端面的下端部位,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数量与所述受力钢筋1.2的数量相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受力钢筋1.2下端面的下方,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下端面与所述构件主体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受力凸起1.3与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相对应,所述受力钢筋1.2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相对应,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宽度与所述受力钢筋1.2的直径
相同。所述受力钢筋1.2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之间的所述构件主体1上。所述受力钢筋1.2、所述受力凸起1.3、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和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的前端部位,所以受力凸起1.3的前端面、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的前端面、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前端面均与所述构件主体1的前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受力凸起1.3的厚度、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的厚度均为所述构件主体1 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的后端面与所述受力钢筋1.2 的后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9]注:所述构件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构件主体1为水泥、水、废弃混凝土碎化后混合形成的再生混凝土。
[0020]实施例1:所述构件主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钢筋1.2固定在所述构件主体1内,所述受力凸起1.3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的上端面和右端面上,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的左端面和下端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包括构件主体(1),所述构件主体(1)上设有通孔(1.1)、受力钢筋(1.2)、受力凸起(1.3)、受力凸起凹槽(1.4)和受力钢筋放置槽(1.5),所述构件主体(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通孔(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1.1)均为贯穿于所述构件主体(1)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圆形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1.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受力钢筋(1.2)竖直放置,所述受力钢筋(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下端部位固定插入所述构件主体(1)内,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上端部位悬空,若干个所述受力钢筋(1.2)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1.3)为梯形形状,所述受力凸起(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1.3)均匀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上端面和右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均匀分布在所述构件主体(1)下端面和左端面的前端部位,所述受力凸起凹槽(1.4)为梯形凹槽,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上端部位穿过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上端面的所述受力凸起(1.3),所述受力钢筋(1.2)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下端面的上方,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为长方体凹槽,所述受力钢筋放置槽(1.5)位于所述构件主体(1)前端面的下端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杰张建宁高复旦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鼎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