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26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粒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粒造粒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与造粒转筒连接,所述造粒转筒跟随所述输出轴做周向运动,所述造粒转筒中设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转筒的面板上设有液体引入口,所述液体引入口向所述造粒腔伸出设有喷液装置,所述面板上还设有进料口,陶粒原料通过所述进料口被喂进所述造粒转筒中,所述造粒转筒上设有出料滑板,所述出料滑板在所述造粒转筒旋转一周后与集料装置上的出料转件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出料滑板和出料转件,在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使得陶粒从所述造粒转筒中落出,保证正常出料,杜绝生产事故产生。杜绝生产事故产生。杜绝生产事故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粒造粒机


[0001]本技术涉及陶粒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陶粒造粒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装配式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若以传统的普通商品混凝土为基本材料制备的装配式构件可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但存在密度大,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以加气混凝土板材和砌块为基本材料制备的装配式构件虽然质量轻,运输方便,但其强度低,只能够作为非承重墙,屋面板等。而以陶粒混凝土为基本材料制备的装配式构件可以同时满足质轻和高强两个要求。
[0003]国内申请号为CN20181149495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型陶粒制粒机,虽然在加料连续性上,加工过程无需停机取出陶粒,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其出料方式通过出料叉的出料口进行出料,在出料方式上不符合工业化生产,同时也已发生出料叉难以将陶粒引入的问题,从而造成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陶粒及陶粒砂过滤筒,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陶粒造粒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与造粒转筒连接,所述造粒转筒跟随所述输出轴做周向运动,所述造粒转筒中设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转筒的面板上设有液体引入口,所述液体引入口向所述造粒腔伸出设有喷液装置,所述面板上还设有进料口,陶粒原料通过所述进料口被喂进所述造粒转筒中,所述造粒转筒上设有出料滑板,所述出料滑板在所述造粒转筒旋转一周后与集料装置上的出料转件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造粒转筒包括转筒本体和分别设于所述转筒本体两端的背板和所述面板,所述背板与联轴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喷液装置包括伸出所述面板设置的高压喷水杆。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出料转件设于所述集料装置的集料支撑通道中,并通过转动支撑杆连接所述集料支撑通道的两侧侧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出料转件包括与所述转动支撑杆轴接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向外凸出设有能够与所述出料滑板相抵触的凸出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转筒本体外周设有向内凹进的环形段滑动槽,所述环形段滑动槽上连接所述出料滑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出料滑板包括端部插入所述环形段滑动槽的插入滑动杆,所述插入滑动杆在关闭状态时连接于所述环形段滑动槽一侧的首端限位部,所述插入滑动杆通过弹性件与所述环形段滑动槽另一侧的末端限位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末端限位部设有压力触发按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集料装置中设有插入加热件。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设计出料滑板和出料转件,在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使得陶粒从所述造粒转筒中落出,并进入所述集料装置,保证正常出料,杜绝生产事故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陶粒砂过滤筒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陶粒砂过滤筒中转筒本体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出料滑板和出料转件处的细节图;
[0019]图4为图2中A处的细节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转筒本体内部高压喷水杆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5所示,为本技术的示意图。根据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 17431.1—1998新标准,高强陶粒是指强度标号不小于25MPa 的结构用轻粗集料。其技术要求除密度等级、筒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有特定指标外,其他指标(颗粒级配、软化系数、粒型系数、有害物质含量等)与超轻、普通陶粒相同。在高强陶粒要求下,以及现场生产要求,对陶粒强度、球度、圆度以及成分都有一个较优的标准。在建筑生产时,需要的陶粒也希望是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统一性,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建筑使用。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尽可能满足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陶粒造粒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转动电机2,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21上通过联轴器3与造粒转筒4连接,所述造粒转筒 4跟随所述输出轴21做周向运动,所述造粒转筒4中设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转筒4的面板42上设有液体引入口300,所述液体引入口 300外接供液装置,其中溶液装置包括常见的储液管以及水泵,用于向所述造粒转筒4引入水或配液,使得陶粒成球表面形成水膜或液膜,助于陶粒成型造粒,所述液体引入口300向所述造粒腔伸出设有喷液装置,所述面板42上还设有进料口420,陶粒原料通过所述进料口420被喂进所述造粒转筒4中,所述造粒转筒4上设有出料滑板 401,所述出料滑板401在所述造粒转筒4旋转一周后与集料装置6 上的出料转件61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使得陶粒从所述造粒转筒 4中落出,并进入所述集料装置6。
[0025]本技术设计出料滑板401和出料转件61,在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使得陶粒从所述造粒转筒4中落出,并进入所述集料装置 6,保证正常出料,杜绝生产事故产生。
[0026]所述造粒转筒4包括转筒本体40和分别设于所述转筒本体40两端的背板41和所述面板42,所述背板41与联轴器3连接。
[0027]所述喷液装置包括伸出所述面板42设置的高压喷水杆51。
[0028]所述出料转件61设于所述集料装置6的集料支撑通道63中,并通过转动支撑杆62连接所述集料支撑通道63的两侧侧板上。其中,所述出料转件61连接转动电机以提供转动动力。
[0029]所述出料转件61包括与所述转动支撑杆62轴接的转动轮611,所述转动轮611上向外凸出设有能够与所述出料滑板401相抵触的凸出部612。
[00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本体40外周设有向内凹进的环形段滑动槽402,所述环形段滑动槽402上连接所述出料滑板401。
[003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滑板401包括端部插入所述环形段滑动槽 402的插入滑动杆4011,所述插入滑动杆4011在关闭状态时连接于所述环形段滑动槽402一侧的首端限位部,所述插入滑动杆4011通过弹性件与所述环形段滑动槽402另一侧的末端限位部4022连接。所述末端限位部4022设有压力触发按钮9。当所述出料滑板401滑动后,所述出料滑板401沿所述环形段滑动槽402向后滑动,所述弹性件受力压缩,对压力触发按钮9施压更大压力,当压力大于一定值后触发后续功能,后续功能可跟实际情况设置开启进料或者开启喷水喷液工作。
[0032]所述集料装置6中设有插入加热件。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为插入式加热棒或者加热烘干机。
[0033]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转动电机(2),所述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21)上通过联轴器(3)与造粒转筒(4)连接,所述造粒转筒(4)跟随所述输出轴(21)做周向运动,所述造粒转筒(4)中设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转筒(4)的面板(42)上设有液体引入口(300),所述液体引入口(300)向所述造粒腔伸出设有喷液装置,所述面板(42)上还设有进料口(420),陶粒原料通过所述进料口(420)被喂进所述造粒转筒(4)中,所述造粒转筒(4)上设有出料滑板(401),所述出料滑板(401)在所述造粒转筒(4)旋转一周后与集料装置(6)上的出料转件(61)相抵触滑动后开启出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转筒(4)包括转筒本体(40)和分别设于所述转筒本体(40)两端的背板(41)和所述面板(42),所述背板(41)与联轴器(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粒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包括伸出所述面板(42)设置的高压喷水杆(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转件(61)设于所述集料装置(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利学徐琴周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