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11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疸治疗仪,包括有防滑垫与睡眠支撑部位,所述防滑垫的顶端贴合有橡胶基座,且所述橡胶基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配电块,所述橡胶基座的顶端贴合有底板,所述睡眠支撑部位设置于底板的左侧上方,所述底板的边侧上方设置有盆壁,所述盆壁的内侧右端设置头枕座,且底板的内端顶侧夹持连接有塞口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睡眠支撑部位中的睡布采用双层式的设计撑开时类似于吊床,使新生儿的姿势与子宫环境中的姿势相似让宝宝更具有安全感,不易哭闹,便于洗澡、长时间蓝光照射,睡布在肩胛位置设有填充物,厚度较大一点,保证新生儿颈部的轻微伸展,防止上呼吸道阻塞。合上时,新生儿置于平卧位,便于照顾者给新生儿穿衣等护理。便于照顾者给新生儿穿衣等护理。便于照顾者给新生儿穿衣等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疸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疸治疗仪
,尤其是黄疸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尤为亚裔人种,约6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高胆红素血症诱发的胆红素脑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健康,是导致婴儿听力障碍、视觉异常和智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甚至死亡,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多样,光照疗法(光疗)以其无创性、有效性和简便经济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光照疗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照射的持续的时间长,新生儿易哭闹。2、新生儿佩戴眼罩照蓝光,存在易于滑脱、不舒适感以及带来眼部感染的风险。3、新生儿沐浴是临床及家庭中进行新生儿皮肤护理的一项基础操作,其目的是清洁皮肤,促进皮肤代谢与血液循环,协助皮肤排泄,而目前在蓝光照射的过程中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时,需将新生儿抱至别处进行沐浴,新生儿易受凉,并增加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工作量。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对现有的蓝光治疗设备进改良:1、吊床式设计;模拟新生儿在母亲子宫环境让宝宝更具有安全感,在长时间的蓝光照射过程中不易哭闹。2、在蓝光治疗设备的上方安装遮光板;该遮光板可以自动识别新生儿眼睛所处的位置,对蓝光进行遮挡,从而对新生儿的眼睛进行保护,增加新生儿的舒适性。3、蓝光治疗设备与沐浴池一体化的设计;便于新生儿在蓝光照射时进行新生儿沐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黄疸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黄疸治疗仪,由于形状较为粗糙,因而造成了婴儿的恐惧与不安,给医护人员和家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由于设备缺乏智能性,也造成了设备不能给与婴儿较大的安全性与亲和力,而且在设备使用中也没有给与婴儿一定的舒适度,让广大的家长不那么放心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黄疸治疗仪,包括有防滑垫与睡眠支撑部位,所述防滑垫的顶端贴合有橡胶基座,且所述橡胶基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配电块,所述橡胶基座的顶端贴合有底板,所述睡眠支撑部位设置于底板的左侧上方,所述底板的边侧上方设置有盆壁,所述盆壁的内侧右端设置头枕座,且底板的内端顶侧夹持连接有塞口环,所述睡眠支撑部位由电机杆、套座、动力臂、分叉节、夹持基座、软环、软网、套棒、搭头、布卷棒、睡布、卡圆块、空心夹板与加长板组合而成,且所述电机杆的外侧与套座的内侧为旋转连接,所述套座与动力臂配合上分叉节形成传动构造,且所述分叉节配合上夹持基座对称分布于软环的外侧,所述软环与软网为环套连接,且所述软网为网格状构造,所述睡布呈悬吊式设计,所述睡布采用双层式设计,且所述睡布内部一侧设有一条填充物以增加厚度并对应于婴儿的肩胛部位,所述圆环圈焊接套棒的外侧,且所述十字螺钉螺纹连接于卡圆块在套棒的边侧。
[000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基座由橡胶卡头、隔热板、固定基块、耐热棒与保温丝组合而成,且所述橡胶基座包括安装在防滑垫上方的橡胶卡头,所述固定基块关于隔热板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六组,且所述耐热棒的中心线与保温丝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000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块由电源口、操作面板、外接天线与警报音箱组合而成,且所述电源口的上方与操作面板的下方之间为插销连接,所述电源口的边侧与外接天线的底端为插销连接,且所述外接天线与警报音箱之间相互贴合。
[000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由孔槽、底部蓝光灯与防护条组合而成,且所述孔槽开设与底板的内侧,所述底部蓝光灯阵列分部于底板的中轴线,且所述防护条关于底部蓝光灯阵列的中轴线水平分布。
[000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盆壁由手柄、插销条、灯板、侧蓝光灯与感应条组合而成,且所述手柄对称分布在盆壁的两侧,所述插销条卡销连接在盆壁的两侧上方,且所述侧蓝光灯关于灯板的中轴线水平等距分布,所述感应条对称分布于盆壁的内边侧。
[001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头枕座由帽盖、进水口、药包管与入液口组合而成,且所述进水口与入液口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药包管为圆柱螺旋状构造,且所述帽盖卡合于药包管的上方。
[001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塞口环由按扣片、净化过滤管与排水口组合而成,且所述塞口环与按扣片之间为弹性卡扣连接,所述净化过滤管为多层夹片状构造,所述净化过滤管与排水口之间为套接连接。
[001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插杆由节条架、调温杆、挡光板、保护杆与摄像头组合而成,且所述节条架与调温杆之间相互垂直,所述调温杆与挡光板分布三组,且所述保护杆的一端支撑有摄像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装置睡眠支撑部位中的睡布采用吊床式设计,模拟新生儿在母亲子宫环境让宝宝更具有安全感,在长时间的蓝光照射过程中不易哭闹,且睡布设有一条填充物,当新生儿睡在睡布上时,填充物正好对应在新生儿的肩胛部位并进行支撑,以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顺畅,其次,在蓝光治疗设备的上方安装遮光板;该遮光板可以自动识别新生儿眼睛所处的位置,对蓝光进行遮挡,从而对新生儿的眼睛进行保护,增加新生儿的舒适性,新生儿不用佩戴眼罩照蓝光,不存在易于滑脱、不舒适感以及带来眼部感染的风险,且再次蓝光治疗设备与沐浴池一体化的设计,有助于对新生儿的沐浴,无需将新生儿抱至别处进行沐浴,避免新生儿易受凉,并降低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黄疸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橡胶基座与配电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睡眠支撑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帽盖与进水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塞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布卷棒与睡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插杆与节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圆块与空心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圆块与空心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防滑垫;2、橡胶基座;201、橡胶卡头;202、隔热板;203、固定基块;204、耐热棒;205、保温丝;3、配电块;301、电源口;302、操作面板;303、外接天线;304、警报音箱;4、底板;401、孔槽;402、底部蓝光灯;403、防护条;5、睡眠支撑部位;501、电机杆;502、套座;503、动力臂;504、分叉节;505、夹持基座;506、软环;507、软网;508、套棒;509、搭头;5010、布卷棒;5011、睡布;5012、卡圆块;5013、空心夹板;5014、加长板;5015、圆环圈;5016、十字螺钉;6、盆壁;601、手柄;602、插销条;603、灯板;604、侧蓝光灯;605、感应条;7、头枕座;701、帽盖;702、进水口;703、药包管;704、入液口;8、塞口环;801、按扣片;802、净化过滤管;803、排水口;9、插杆;901、节条架;902、调温杆;903、挡光板;904、保护杆;905、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疸治疗仪,包括有防滑垫(1)与睡眠支撑部位(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的顶端贴合有橡胶基座(2),且所述橡胶基座(2)的顶端右侧设置有配电块(3),所述橡胶基座(2)的顶端贴合有底板(4),所述睡眠支撑部位(5)设置于底板(4)的左侧上方,所述底板(4)的边侧上方设置有盆壁(6),所述盆壁(6)的内侧右端设置头枕座(7),且底板(4)的内端顶侧夹持连接有塞口环(8),所述盆壁(6)的上方设置有插杆(9),所述睡眠支撑部位(5)由电机杆(501)、套座(502)、动力臂(503)、分叉节(504)、夹持基座(505)、软环(506)、软网(507)、套棒(508)、搭头(509)、布卷棒(5010)、睡布(5011)、卡圆块(5012)、空心夹板(5013)与加长板(5014)组合而成,且所述电机杆(501)的外侧与套座(502)的内侧为旋转连接,所述套座(502)与动力臂(503)配合上分叉节(504)形成传动构造,且所述分叉节(504)配合上夹持基座(505)对称分布于软环(506)的外侧,所述软环(506)与软网(507)为环套连接,且所述软网(507)为网格状构造,所述睡布(5011)呈悬吊式设计,所述睡布(5011)采用双层式设计,且所述睡布(5011)内部一侧设有一条填充物以增加厚度并对应于婴儿的肩胛部位,所述圆环圈(5015)焊接套棒(508)的外侧,且所述十字螺钉(5016)螺纹连接于卡圆块(5012)在套棒(508)的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基座(2)由橡胶卡头(201)、隔热板(202)、固定基块(203)、耐热棒(204)与保温丝(205)组合而成,且所述橡胶基座(2)包括安装在防滑垫(1)上方的橡胶卡头(201),所述固定基块(203)关于隔热板(202)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六组,且所述耐热棒(204)的中心线与保温丝(205)的中心线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块(3)由电源口(301)、操作面板(302)、外接天线(303)与警报音箱(304)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蔡文智王小姣赵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