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81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石笼护岸技术领域,包括石笼网箱,石笼网箱由多个金属丝网拼接组成,其中相邻的两个金属丝网之间通过螺旋钢丝串联,石笼网箱内填充有填充料,石笼网箱内竖直插接有多个管桩,多个管桩的侧壁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石笼网箱连接,管桩的下端延伸至石笼网箱外部,填充料由建筑废料层和碎石层铺设组成,碎石层内嵌设有集水管道。该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以降低石笼护岸施工时的工作量,提高了石笼护岸的施工速度和结构强度,还可以在石笼护岸内积存水分,供给种植植物生长使用。植植物生长使用。植植物生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笼护岸
,具体为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护岸带生态系统具备改善水土流失、控制污染物质进入河湖水体、廊道功能、缓冲功能和植被护岸等功能,当前河湖的护坡形式主要有自然护岸、硬质护岸和生态型护岸;自然式护坡虽能保持河岸带生态环境,但在岸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仍有不足;硬质护岸虽能有效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但硬质化护岸使得河岸带生态效应极具下降,引起生态和环境的退化,景观视觉感差,石笼护岸为传统型生态护岸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在方形或圆柱形的铁丝笼内装满直径不太大的天然石块,利用其挠性大,容许护堤坡面变形的特点而被用于边坡护岸以及坡脚护底等,形成具有设定抗洪能力,并具高空隙率、多流速变化带的护岸,而且石笼结构物具有柔性好、耐腐蚀、抗冲能力强、能适应河床变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经济等优点。
[0003]目前,石笼护岸是由多个石笼结构物拼接而成,但是大量的石笼结构物都需要裁切然后在现场进行拼接,还需利用铁丝进行捆绑固定,工作量较大速度也慢,且各石笼结构之间的稳固性较差,并且在石笼护岸上种植植物时,由于石笼护岸中填充物的锁水性较差,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备工作量小施工速度块,石笼护岸的结构强度高,并且石笼护岸可积存水分,供给种植植物生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石笼结构物都需要裁切然后在现场进行拼接,还需利用铁丝进行捆绑固定,工作量较大速度也慢,且各石笼结构之间的稳固性较差,并且在石笼护岸上种植植物时,由于石笼护岸中填充物的锁水性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包括石笼网箱,所述石笼网箱由金属丝网拼接组成,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丝网之间通过螺旋钢丝串联,所述石笼网箱内填充有填充料,所述石笼网箱内竖直插接有管桩,且管桩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管桩的侧壁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石笼网箱连接,所述管桩的下端延伸至石笼网箱外部。
[0006]优选的,所述填充料由建筑废料层和碎石层铺设组成,所述碎石层内嵌设有集水管道。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钢拉筋,所述圆钢拉筋的中心处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内插接有加强筋,所述圆钢拉筋的两端均弯折成有弧形结构的拉钩,所述拉钩的一端弯折设有卡接部。
[0008]优选的,所述管桩的侧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其中两个所述定位孔内共同套接有扎丝,所述拉钩与管桩的侧壁卡接,所述卡接部插入定位孔内,所述管桩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均匀分布有多个。
[0009]优选的,所述管桩的下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挡土片,且挡土片均匀分布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土片共同组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呈倒圆锥结构,所述挡土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远离挡土片的一端边角处开设有缺口。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水管道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护板,所述弧形护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对称分布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块均与集水管道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管道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设有多个,所述集水管道的侧壁与进水管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也设有多个,所述集水管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网。
[0011]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了上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清基、整理坡岸,按照河道坡岸设计要求整平坡岸并压实,然后测量从河岸到河底的坡岸长度;
[0013]S2:铺设金属丝网,将整卷的金属丝网从岸边开始铺设,多余部分放置在河底,然后使用螺旋钢丝串联相邻的两个金属丝网,使金属丝网连成片状;
[0014]S3:铺设填充料,铺设前按照设计间距在坡岸上插入管桩,并根据填充料的铺设厚度,将管桩的上端裸露,先在管桩侧壁最上方的两个定位孔内插入扎丝,然后铺设建筑废料层,将集水管道放置在建筑废料层上,最后铺设碎石层,碎石层和建筑废料层的厚度相同;
[0015]S4:缝合加固网箱,展开河底留置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覆盖在碎石层上,然后使用管桩上定位孔内插入的扎丝绑固上层金属丝网,使上下两层金属丝网均与管桩固定连接,继续使用螺旋钢丝串联相邻的金属丝网,以及金属丝网的两个端头;
[0016]S5:灌缝处理,在石笼网箱铺设完成后,使用抽污设备抽取河底的淤泥或流态状耕植土,淤泥或流态状耕植土直接排至石笼网箱上,稀状的淤泥或流态状耕植土进入到填充料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在石笼网箱上覆盖耕植土,覆盖耕植土后,即可在石笼护岸上种植植物。
[0017]优选的,所述S3中的碎石层表面有特殊结构要求时,填充料铺设时先按照要求从河底处开始铺设建筑废料层直至河岸岸边,铺设到第一构造节点时,将圆钢拉筋扣在管桩上,然后展开金属丝网,在圆钢拉筋的弯折部穿过金属丝网时,插入加强筋,按照此顺序直至护岸石笼完全铺设完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螺旋钢丝编织金属丝网,且金属丝网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在无需裁切的情况下即可随意改变金属丝网的形状,做出不同外形结构的石笼网箱,降低了施工成本,也简化了施工步骤,此外石笼网箱内可以的填充层结构缝隙之中可以直接填充用于种植植物的填充物,并且在植物根系发达后可以穿过填充层接触坡岸的土壤,进而可以提高河岸护坡的生态环境,设置在石笼网箱内的集水管道能够利用进水管集中收集雨水,雨水进入到集水管道中后经过排水孔缓慢渗透至填充层内,解决了填充层各个组份之间缝隙大,锁水性差,导致种植的植物缺水这一问题,同时,还可将浇灌用水通过进水
管引入到集水管中进行灌溉,方便维护河岸护坡的生态环境。
[0020](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的固定机构,在使用时,圆钢拉筋采用整体的钢筋直接弯折加工而成,与管桩连接时,两个弧形结构的拉钩能直接钩住管桩,且形成环抱的形式,拉钩勾住管桩后,卡接部插入定位孔中,此时拉钩受力时不会发生变形,进而提高了圆钢拉筋与管桩的连接强度和连接速度,并且无需进行其它的固定处理,可进一步加快石笼网箱的铺设速度,此外在管桩植入坡岸后,使用钎杆插入到管桩内,在钎杆与挡土片上的凸块接触后,使用冲压锤冲击钎杆,使凸块挤压挡土片变形,此时多片挡土片在土壤中涨开,可以提高管桩的稳固性,随后从管桩上口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直接下落进多个挡土片之间的空间内,且凸块嵌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固化后涨开的挡土片不易收缩。
[0021](3)按照本施工方法铺设石笼网箱时,石笼网箱由多块金属丝网现场编织而成,裁切量小,而且编织后石笼网箱为一体化,即减少了编织金属丝网的施工步骤,也使得石笼网箱的整体强度较高,此外,在坡岸上植入管桩,并利用圆钢拉筋对石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包括石笼网箱(19),所述石笼网箱(19)由金属丝网(22)拼接组成,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丝网(22)之间通过螺旋钢丝(18)串联,所述石笼网箱(19)内填充有填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箱(19)内竖直插接有管桩(1),且管桩(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管桩(1)的侧壁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石笼网箱(19)连接,所述管桩(1)的下端延伸至石笼网箱(19)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由建筑废料层(21)和碎石层(20)铺设组成,所述碎石层(20)内嵌设有集水管道(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钢拉筋(5),所述圆钢拉筋(5)的中心处设有弯折部(4),所述弯折部(4)内插接有加强筋(3),所述圆钢拉筋(5)的两端均弯折成有弧形结构的拉钩(6),所述拉钩(6)的一端弯折设有卡接部(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7),其中两个所述定位孔(7)内共同套接有扎丝(23),所述拉钩(6)与管桩(1)的侧壁卡接,所述卡接部(9)插入定位孔(7)内,所述管桩(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且定位块(2)均匀分布有多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的下端管口处固定连接有挡土片(8),且挡土片(8)均匀分布有多个,多个所述挡土片(8)共同组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呈倒圆锥结构,所述挡土片(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远离挡土片(8)的一端边角处开设有缺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道(11)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护板(14),所述弧形护板(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且连接块(15)对称分布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块(15)均与集水管道(11)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管道(1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孔(16),所述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军张志崇郭学仲姜雪宾孙万光于洪利宣淼邓显羽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