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及掘进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及掘进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行业内绝大部分掘进机的第一运输机的固定方式多采用的是四连杆结构的固定方式。
[0003]众所周知,四连杆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第一运输机由于机型的不同,重量都会很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抖动很大,因此四连杆结构的稳定性很差。目前掘进机的铲板分别与第一运输机和本体部相连,铲板作业时,第一运输机随之摆动,而此摆动是无用的,浪费机械动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及掘进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四连杆连接结构工作时抖动大、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及掘进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包括:
[0009]本体部,本体部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所述本体部(1)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支撑部(2),与所述本体部(1)相连,所述支撑部(2)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贯通;第一运输机(3),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运输机(3)前端直接与所述本体部(1)铰接,后端直接与所述支撑部(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3)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前销轴(4)与所述本体部(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与所述第一运输机(3)的连接侧设置有2个前连接板(7),2个所述前连接板(7)对称设于所述本体部(1)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运输机(3)前端置于2个所述前连接板(7)之间,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前销轴(4)与所述前连接板(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3)前端和2个所述前连接板(7)上分别设置有前销轴轴孔(5);所述前销轴(4)穿设于所述第一运输机(3)和所述前连接板(7)的所述前销轴轴孔(5)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运输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运输机(3)前端和2个所述前连接板(7)上分别设置有前螺栓穿插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亚兵,廉浩,孙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