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旁路灌溉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0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旁路灌溉水管,由若干段复合管体相互对接而成,复合管体由圆形主管和与之外切的椭圆形外管构成,主管与外管形成腔室,外管连通旁管,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主管连通,而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腔室由隔离件分隔,主管和外管及其旁管有机地构成单独水管段,通过控制外管的通断便能够实现控制多个旁管的通断,这种模块化的旁管设计,减少了开关阀数量,操作灌溉区域更方便,提高了灌溉效率。提高了灌溉效率。提高了灌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旁路灌溉水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溉设施
,具体是涉及灌溉管路。

技术介绍

[0002]三农问题作为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农业种植过程需要进行农田灌溉,灌溉管路仅具有单一主管,若需要分流多条旁管,则必需在每条旁管均加装开关,以达到独个地控制对应旁管的目的,灌溉过程操作旁管通断非常费时又费力。实际上,邻近的多条旁管固定地灌溉某一区域,虽然可以采用一进多出的开关阀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开关阀所在分流口的水压存在差异,前端旁管的通断决定了末端旁管的水压,导致处于末端处旁路水压非常低,在主管额定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不可能迁就末端旁路的低水压而无限加压,致使灌溉水管长度受到限制,无法适应远距离作业,也无法根据灌溉距离定制适当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旁管控制方便、开关阀数量少、旁路水压均匀、灌溉总长度自由配置的带旁路灌溉水管。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旁路灌溉水管,由若干段复合管体相互对接而成,复合管体由圆形主管和与之外切的椭圆形外管构成,主管与外管形成腔室,外管连通旁管;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主管连通,而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腔室由隔离件分隔。
[0005]优选地,所述隔离件为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与主管连通的内圈、与内圈外切的椭圆形外圈,内圈与外圈形成腔室,内圈的壁体连通开关阀,开关装置腔室与复合管体腔室连通,开关阀控制开关装置腔室的通断。
[0006]优选地,所述隔离件为法兰结构,所述复合管体主管的壁体连通开关阀,开关阀控制复合管体腔室的通断。
[0007]实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将主管和外管及其旁管有机地构成单独水管段,通过控制外管的通断便能够实现控制多个旁管的通断,这种模块化的旁管设计,减少了开关阀数量,操作灌溉区域更方便,提高了灌溉效率;同时,源头与末端的旁管水压均相同,每段复合管体的旁管水压均一致,末端旁管的水压不受前端旁管通断的影响,灌溉水管长度可远距离延长,水管总长度可自由拼接。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带旁路灌溉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复合管体的剖视图。
[0010]图3为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0011]图4为另一种带旁路灌溉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另一种复合管体的剖视图。
[0013]图6为中间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干涉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5]如图1所示,带旁路灌溉水管主要由复合管体1和开关装置2组成。复合管体具有三段段,相邻复合管体1之间对接开关装置2。
[0016]如图2所示,复合管体1由主管1.1、外管1.2和旁管1.3构成。主管供干流水通过,其为圆形管。主管1.1的外围套装外管1.2,外管为椭圆形。外管短轴内壁与主管外壁相切,外管1.2长轴内壁与主管1.1外壁形成腔室1.4,腔室用于储存支流水。外管1.2的长轴线处连通旁管1.3。
[0017]如图3所示,开关装置2由内圈2.1、外圈2.2、侧板2.3和开关阀2.4构成。内圈供干流水通过,其为圆形管。内圈2.1的外围套装外圈2.2,外圈为椭圆形。外圈短轴内壁与内圈外壁相切,外圈2.2长轴内壁与内圈2.1外壁形成腔室2.5,腔室用于储存支流水。内圈2.1和外圈2.2的端面由侧板2.3密封。内圈2.1的壁体连通开关阀2.4,开关阀2.4的把手穿出外圈2.2之外,开关阀2.2起控制内圈2.1与腔室2.5通断的作用。
[0018]带旁路灌溉水管的安装关系如下:复合管体1的主管1.1与开关装置2的内圈2.1连通,开关装置2的腔室2.5与复合管体1的腔室1.4连通。首段的复合管体1连通椭圆形的法兰接头4,法兰接头用于连通水泵。末段的复合管体1由椭圆形的封板3密封。
[0019]如图4和图5,另一种实施例的带旁路灌溉水管主要由两段复合管体5组成,复合管体5由主管5.1、外管5.2和旁管5.3构成。主管供干流水通过,其为圆形管。主管5.1的外围套装外管5.2,外管为椭圆形。外管短轴内壁与主管外壁相切,外管5.2长轴内壁与主管5.1外壁形成腔室5.4,腔室用于储存支流水。外管5.2的长轴线处连通旁管5.3。主管5.1的壁体连通开关阀5.5,开关阀5.5的把手穿出外管5.2之外,开关阀5.5起控制主管5.1与腔室5.4通断的作用。相邻的复合管体5之间对接椭圆形的中间法兰6,中间法兰6的中间开设通孔6.1。首段的复合管体5连通法兰接头7,末段的复合管体由椭圆形的端板8密封。
[002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旁路灌溉水管,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段复合管体相互对接而成,复合管体由圆形主管和与之外切的椭圆形外管构成,主管与外管形成腔室,外管连通旁管;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主管连通,而相邻的复合管体之间的腔室由隔离件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旁路灌溉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为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教智黄日财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