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是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常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传播途径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患病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0003]现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不够系统化,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过于简单和普通,无法有效的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且在抗病毒治疗的前期检查工作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建议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法包括α
‑
干扰素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磷酸氯喹及阿比多尔、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步骤包括如下:S1,查体:首先由医生对患者的肺部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听诊呼吸音等,同时在医生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S2,实验室检查:在将患者转移到实验室检查时,如果确定患病的话,在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S3,病原检查:在病原检查时,可以采用RT
‑
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更加准确;S4,血清检查:进行血清检查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l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较低,且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原因,或者体内存在干扰物质,比如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或者标本原因,比如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标本凝固不全等,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S5,影像检查:在采用影像学检查时,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S6,前期治疗:在前期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患者卧床休息,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并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及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S7,抗病毒治疗:在病程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首先可选择使用包括α
‑
干扰素雾化吸入、利巴韦林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磷酸氯喹及阿比多尔、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联合治疗不同时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S8,危重症患者治疗:当患者出现危重情况时,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和挽救治疗;符合ECMO指征,且无禁忌症的危重型患者,应尽早启动ECMO治疗;挽救治疗针对严重AR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盛华,何沅鸿,刘欢霞,杨彤彤,王印,吕春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