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79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涉及环境空气消杀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体、吸风室、空气循环消杀室、空气消杀检测室、空气消杀排出室、排出管、循环管、电控排出阀、电控回流阀、空气过滤净化机构、等离子消杀机构、紫外消杀机构、空气检测机构、排气口和微型高压抽气泵;主体设有供电装置和中央控制处理器,微型高压抽气泵、空气消杀机构、空气检测机构、电控排出阀和电控回流阀与中央控制处理器连接。该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多级循环消杀工作,且能够对消杀工作进行检测,能够确保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的质量,其消杀功能丰富,对空气进行消杀的效果及质量较高,对空气中的细菌及病毒的灭火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空气消杀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空气消杀净化系统及装置都并非针对室内呼吸疾病的传染源进行净化,无法实现传染源的有效阻隔和对病原体微生物进行的有效灭杀。尤其是针对目前新冠病毒流行阶段,在室内场所,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气流阻隔手段,不能有力地防止病源患者之间和病源患者之间疾病的传播感染。在诸如SARS、MERS和新冠病毒等突发性急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时,容易诱发交叉感染,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
[0003]现在的办公室、居室、饭店、影剧院、网络会所、歌舞厅等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因为是在密闭的空间内,如果人流过多空气污染严重,人与人之间接触很容易传染疾病,因此室内的环境空气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而随着高楼大厦以及空调的使用,室内的空气流动主要依赖于通风管道,为此通风管道内吹出的空气的质量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消杀系统及装置主要采用空气过滤及采用单一的光等离子技术对空气进行消杀,其功能单一,对空气进行消杀的效果及质量不佳,对空气中的细菌及病毒的灭火率较低。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设计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该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多级循环消杀工作,且能够对消杀工作进行检测,能够确保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的质量,其消杀功能丰富,对空气进行消杀的效果及质量较高,对空气中的细菌及病毒的灭火率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包括主体和安装于主体内的空气消杀机构,所述主体内设有吸风室、与吸风室出口端连接的空气循环消杀室、与空气循环消杀室连通的空气消杀检测室和空气消杀排出室,所述空气循环消杀室的出口端与空气消杀检测室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空气消杀检测室的出口端连接有排出管和循环管,所述排出管的出口端与空气消杀排出室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出口端与空气循环消杀室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排出管和循环管上分别设有电控排出阀和电控回流阀;
[0008]所述空气消杀机构安装于空气循环消杀室内,且所述空气消杀机构包括由空气循环消杀室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安装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等离子消杀机构和紫外消杀机构;
[0009]所述空气消杀检测室内设有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及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空气检测
机构;
[0010]所述主体设有与空气消杀排出室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空气消杀排出室内设有微型高压抽气泵,所述微型高压抽气泵的排气端与排气口连通;所述主体设有供电装置和中央控制处理器,所述微型高压抽气泵、空气消杀机构、空气检测机构、电控排出阀和电控回流阀与中央控制处理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杀时,在微型高压抽气泵的工作状态下,空气由主体上的吸风室的入口端被吸入至吸风室,并由吸风室的出口端进入到空气循环消杀室,通过空气循环消杀室,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在空气循环消杀室内,空气首先经过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对其进行过滤净化工作,然后经过等离子消杀机构对其进行消毒杀菌工作,然后再通过紫外消杀机构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消毒灭菌工作,实现对空气的过滤净化及双极消杀,从而实现对空气的高质量消杀工作;经过空气循环消杀室的空气进入到空气消杀检测室,通过空气消杀检测室对经过消杀的空气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递至中央控制处理器,中央控制处理器根据该检测信息控制电控排出阀和电控回流阀的动作,若空气消杀检测室检测的信息为满足检测合格要求,中央控制处理器控制器仅控制电控排出阀动作,使经过空气消杀检测室的空气进入到空气消杀排出室,通过空气消杀排出室对经过消杀的空气进行排出;若空气消杀检测室检测的信息不满足检测合格要求,中央控制处理器控制器仅控制电控回流阀动作,使空气经过循环管再次进入到空气循环消杀室再次进行消杀工作,实现循环消杀,便于确保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的质量。
[0012]本方案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多级循环消杀工作,且能够对消杀工作进行检测,能够确保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的质量,其消杀功能丰富,对空气进行消杀的效果及质量较高,对空气中的细菌及病毒的灭火率高。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上设有靠近空气循环消杀室的入口端的单向流通阀。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流通阀,便于防止在对空气进行循环消杀过程中,吸风室出口端的空气逆向进入至循环管中而影响循环消杀工作。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包括由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空气过滤网和异味吸附除臭网。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空气过滤网,便于可对空气中PM0.3

PM10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进行有效吸附去除,并对大气菌进行相应的过滤,且滤菌效率高;通过异味吸附除臭网,便于对空气中的异味气体进行吸收除臭。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过滤网为由多尺度聚合物纤维通过水刺法制成的无纺布气体过滤网;所述异味吸附除臭网由热塑性树脂A和异味吸附体的组合物制成的网状成品,且所述异味吸附体包含有负载有化学吸附剂的无机多孔体。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过滤网为由多尺度聚合物纤维通过水刺法制成的无纺布气体过滤网,便于确保其过滤质量及过滤效率;异味吸附除臭网由热塑性树脂A和异味吸附体的组合物制成的网状成品,且异味吸附体包含有负载有化学吸附剂的无机多孔体,便于确保其对空气中的异味气体进行吸收除臭的质量。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等离子消杀机构包括泡沫正电极、泡沫负电极和放置有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蜂窝铝板,所述泡沫正电极和泡沫负电极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
泡沫正电极和泡沫负电极之间设有多孔介质,所述多孔介质内部设有多个孔洞。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泡沫正电极、泡沫负电极和放置有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蜂窝铝板构成的等离子消杀机构,能够在高质量杀灭空气中细菌病原体的同时,通过放置有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蜂窝铝板,还便于催化分解等离子消杀工作中产生的臭氧。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紫外消杀机构由多组紫外光源组件构成,多组紫外光源组件分别间隔设置于空气循环消杀室的顶部和底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紫外光源组件构成的紫外消杀机构,便于产生紫外消杀光对空气进行紫外光杀菌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空气进行消杀工作的质量。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检测机构为与中央控制处理器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便于检测空气质量及空气中致病微生物,从而对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体(1)和安装于主体(1)内的空气消杀机构,所述主体(1)内设有吸风室(2)、与吸风室(2)出口端连接的空气循环消杀室(3)、与空气循环消杀室(3)连通的空气消杀检测室(4)和空气消杀排出室(5),所述空气循环消杀室(3)的出口端与空气消杀检测室(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空气消杀检测室(4)的出口端连接有排出管(6)和循环管(7),所述排出管(6)的出口端与空气消杀排出室(5)连通,所述循环管(7)的出口端与空气循环消杀室(3)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排出管(6)和循环管(7)上分别设有电控排出阀(8)和电控回流阀(9);所述空气消杀机构安装于空气循环消杀室(3)内,且所述空气消杀机构包括由空气循环消杀室(3)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安装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等离子消杀机构(24)和紫外消杀机构;所述空气消杀检测室(4)内设有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及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空气检测机构;所述主体(1)设有与空气消杀排出室(5)连通的排气口(10),所述空气消杀排出室(5)内设有微型高压抽气泵(11),所述微型高压抽气泵(11)的排气端与排气口(10)连通;所述主体(1)设有供电装置(12)和中央控制处理器(13),所述微型高压抽气泵(11)、空气消杀机构、空气检测机构、电控排出阀(8)和电控回流阀(9)与中央控制处理器(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化空气消杀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春意深圳智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