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路建设中。在沥青路面的铺筑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天然石料,导致本就稀缺的矿物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因此,寻求一种可替代的再生资源对于沥青路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0003]我国建筑垃圾产量高、利用率低,如何有效处理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对其中的废弃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目前废弃混凝土破碎料已作为再生骨料,应用于混凝土构件、砖块、路基等方面,但是作为沥青混凝土骨料的应用仍然较少。这是因为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表面裹附着大量砂浆,具有高压碎值、高吸水率以及高孔隙率等特点,应用于沥青路面中易发生因沥青
‑
再生骨料界面粘结力弱导致的剥离现象,特别是在浸水环境下。
[0004]PET饮料瓶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的比率相对较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三乙烯四胺对回收的废弃PET制品进行改性,得到改性PET;(b)将改性PET与熔融沥青混合,得到PET改性沥青;(c)将包括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天然矿粉在内的原料与PET改性沥青拌和,得到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操作如下:将三乙烯四胺与废弃PET制品混合进行胺解,所得混合物经水洗、烘干、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不超过0.3mm的改性PE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改性PET的加入量相当于沥青质量的1%
‑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选用的沥青为70#基质沥青,将其加热至150
‑
160℃熔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天然矿粉的加入量分别相当于PET改性沥青质量的7
‑
8倍、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陈国夫,冷真,陈瑞骐,屠艳平,陈旭勇,吴巧云,程书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