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77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包括壳体,内仓,配重块,立柱,定柱架环,轮体支架,圆槽齿轮,钻杆内孔和辅助槽;所述壳体内侧开设有内仓;所述电机滑块一侧通过开设螺孔活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钻台转轴外侧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皮带轮B;所述钻台一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通过使用螺丝安装锁紧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迫紧定柱内侧通过设置螺纹活动安装有锥型螺栓,锥型螺栓两侧开设有两组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槽可以对迫紧定柱进行导向,使迫紧定柱中间锥型螺栓插入地下固定壳体的位置,增强稳定性。增强稳定性。增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煤矿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

技术介绍

[0002]坑道钻机,是专门用在地下巷道(坑道)内进行钻进的钻机,主要用于巷道(坑道)内进行深部地质勘探、瓦斯抽放、注排水、通风等其他工程的施工,通过钻杆的内部管路对地下为探测区域进行环境检测时使用,通过电机等机械力传动推进钻杆插入土壤内进行操作。
[0003]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112056775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坑道钻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液压动力头,液压动力头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钻杆,坑道钻机还包括同轴间隙套装于钻杆上的一个套管组,套管组包括多个可通过螺纹配合首尾顺次连接的中间套管,套管组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最前端中间套管前端的首端套管和螺纹连接于最后端中间套管后端的尾端套管,液压动力头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与尾端套管固连的止转连接结构,首端套管与对应中间套管的螺纹连接旋向、尾端套管与对应中间套管的螺纹连接旋向和各中间套管之间的螺纹连接旋向均与液压动力头动力输出端在钻机钻进时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钻杆经常被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钻孔效率较高的坑道钻机。
[0004]再例如专利号为CN20102055404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坑道钻机,包括:泵站、动力头、机架、立柱框架、操纵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动力头上的钻具,其中:泵站、动力头、机架、立柱框架以及操纵台为分体式设计,在运输时将其各个部件单独运输,并且,各个部件用高压胶管和快速接头连接,拆卸和组装极为方便,组装后也不影响机器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坑道钻机整机运输不便或拆卸组装操作复杂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两处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虽然能够进行常规的供电使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几点问题,包括有:钻机结构均为固定式,无法进行折叠收放,不方便存放,不具备移动能力,固定性能弱,不能固定于地下,并且操作难度较高,结构过于复杂,不具备简便实用性。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进行折叠收放,不具备移动能力,不能固定于地下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煤矿用坑道钻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9]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包括壳体,内仓,配重块,立柱,定柱架环,迫紧定柱,轮台,平头螺栓,深沟球轴承,轮体支架,移动轮,活动把手,转轴接头,电机座盘,电机台,电
机活动槽,电机滑块,固定螺栓,电机,皮带轮A,传动皮带,伸缩支撑杆,伸缩杆顶丝,钻台,皮带轮B,放射形齿轮,固定环,卡合套筒,卡合轴承,圆槽齿轮,钻杆辅助环,导向片,锁紧环,伸缩板,端部钻杆,加长钻杆,螺纹连接口,连通口,螺纹连接头,钻杆内孔和辅助槽;所述壳体内侧开设有内仓;所述壳体两侧一体式设置有两组轮台,且轮台顶部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轮台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轮体支架;所述壳体一侧顶部一体式设置有两组转轴接头,且转轴接头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电机座盘;所述电机座盘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电机台,且电机台中间开设有T型活动槽;所述电机底部一体式设置有电机滑块,且电机通过电机滑块活动设置于电机台中间T型槽内;所述电机滑块一侧通过开设螺孔活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电机外端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所述壳体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伸缩支撑杆,且伸缩支撑杆中间通过开设螺孔活动设置有伸缩杆顶丝;所述壳体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钻台,且钻台中间通过结构卡合固定设置有轴承并通过过盈配合活动设置有转轴;所述钻台转轴外侧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皮带轮B;所述放射形齿轮内侧开设有圆槽,且钻台转轴一端固定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于放射形齿轮内侧开设有圆槽内;所述钻台一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通过使用螺丝安装锁紧环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卡合套筒,且卡合套筒底部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有卡合轴承;所述圆槽齿轮顶部开设有环形槽,且圆槽齿轮中间开设有螺孔;所述圆槽齿轮通过过盈配合设置于卡合轴承外侧;所述固定环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钻杆辅助环,且钻杆辅助环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钻杆辅助环中间通孔两侧一体式设置有两组导向片;所述钻台靠近转轴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伸缩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四组定柱架环,且定柱架环内侧一体式设置有两组导向块;所述迫紧定柱内侧通过设置螺纹活动安装有锥型螺栓,且锥型螺栓两侧开设有两组导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轮台顶部螺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平头螺栓,且平头螺栓底部表面均设置为无螺纹结构;所述平头螺栓底部均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有深沟球轴承,且深沟球轴承直径与轮体支架顶部直径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轮体支架底部活动设置有四组移动轮,且移动轮长度设置为直径的两倍。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轮台一侧开设有方形孔,且方形孔内通过浇筑固定设置有可伸缩的活动把手。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仓一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内仓底部中间通过焊接设置有立柱。
[0015]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钻杆内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顶部开设有螺纹连接口;所述端部钻杆底部设置为锥型结构,且锥型结构中间贯穿通孔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加长钻杆顶部一体式设置有螺纹连接头,且加长钻杆可通过螺纹连接头与端部钻杆螺栓连接;所述端部钻杆与加长钻杆外侧均开设有两组辅助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盘的外形设置为Y型结构,且电机座盘与伸缩支撑杆的极限长度之和超过壳体长度百分之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轮体支架底部活动设置有四组移动轮,移动轮长度设置为直径的两倍,移动轮的
设置为长轮结构,增加了钻机的稳定性,并使钻机具有在泥泞地面行进的能力。
[0019]迫紧定柱内侧通过设置螺纹活动安装有锥型螺栓,锥型螺栓两侧开设有两组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槽可以对迫紧定柱进行导向,使迫紧定柱中间锥型螺栓插入地下固定壳体的位置,增强稳定性。
[0020]端部钻杆与加长钻杆外侧均开设有两组辅助槽,通过设置端部钻杆和加长钻杆可以对地面底下进行探测,并无限加长。
[0021]电机座盘的外形设置为Y型结构,电机座盘与伸缩支撑杆的极限长度之和超过壳体长度百分之十,通过设置伸缩支撑杆可以将电机座盘进行支撑,并调整电机座盘的角度,使电机座盘具有翻转的能力,电机座盘、伸缩支撑杆和钻台均具有翻转的能力,可以收回至内仓中,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收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自动化坑道钻机,其特征在于:该煤矿用坑道钻机包括壳体(1),内仓(101),配重块(10101),立柱(10102),定柱架环(102),迫紧定柱(103),轮台(104),平头螺栓(105),深沟球轴承(106),轮体支架(107),移动轮(108),活动把手(109),转轴接头(110),电机座盘(2),电机台(201),电机活动槽(202),电机滑块(203),固定螺栓(204),电机(205),皮带轮A(206),传动皮带(207),伸缩支撑杆(3),伸缩杆顶丝(301),钻台(4),皮带轮B(401),放射形齿轮(402),固定环(403),卡合套筒(40301),卡合轴承(40302),圆槽齿轮(404),钻杆辅助环(405),导向片(406),锁紧环(407),伸缩板(408),端部钻杆(5),加长钻杆(501),螺纹连接口(502),连通口(503),螺纹连接头(504),钻杆内孔(505)和辅助槽(506);所述壳体(1)内侧开设有内仓(101);所述壳体(1)两侧一体式设置有两组轮台(104),且轮台(104)顶部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轮台(104)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活动设置有轮体支架(107);所述壳体(1)一侧顶部一体式设置有两组转轴接头(110),且转轴接头(110)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电机座盘(2);所述电机座盘(2)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电机台(201),且电机台(201)中间开设有T型活动槽;所述电机(205)底部一体式设置有电机滑块(203),且电机(205)通过电机滑块(203)活动设置于电机台(201)中间T型槽内;所述电机滑块(203)一侧通过开设螺孔活动设置有固定螺栓(204);所述电机外端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206);所述壳体(1)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伸缩支撑杆(3),且伸缩支撑杆(3)中间通过开设螺孔活动设置有伸缩杆顶丝(301);所述壳体(1)一侧通过安装转轴活动设置有钻台(4),且钻台(4)中间通过结构卡合固定设置有轴承并通过过盈配合活动设置有转轴;所述钻台(4)转轴外侧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皮带轮B(401);所述放射形齿轮(402)内侧开设有圆槽,且钻台(4)转轴一端固定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设置于放射形齿轮(402)内侧开设有圆槽内;所述钻台(4)一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通过使用螺丝安装锁紧环(407)固定设置有固定环(403);所述固定环(403)顶部通过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羽扬张勇薛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